昨日下午,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開展市兩會有關市政的建議、提案的現場辦公活動,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實地察看市區義全街、金洲街、臨漳門公園、大坪山公園、田安渠,現場提出辦理意見、建議。
臨漳門:擬打破環島設慢道開閘門進公園
此前,本社媒體連續刊發了市區臨漳門、朝天門、泉山門三座復古城門沒能向廣大市民開放的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年市兩會期間,陳篤恒、吳金球等市政協委員提出了三座復古城門向公眾開放的相關建議。昨日,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和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來到臨漳門現場辦公。
現狀:城樓封閉管理
據了解,臨漳門及其周邊綠地項目于2002年動工,2003年12月竣工,總占地約13300平方米,包括城門主體、護城河水系、吊橋、環島綠地等。
該項目于2004年3月移交給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管理,但并沒有辦理完整的移交手續,資料也不完整。當初設計時,并未將臨漳門作為旅游景點進行規劃設計,僅設計成景觀建筑物,不具備實際使用功能和攀登觀景功能,因此,該局從安全角度出發,至今對臨漳門二層及以上的城樓進行封閉管理。
進展:考慮設慢道進入公園
臨漳門是否應向公眾開放?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組織了專業技術人員,對城樓的現狀進行勘察,提出了相關意見。目前,該局已邀請設計單位,對臨漳門的修繕工程、周邊交通及相關配套設施等進行調研,并委托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對城樓的主體結構進行安全鑒定,下一步將以調研、檢測結果為依據,逐步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據悉,市規劃局已形成交通組織的兩個初步設計方案,有待市政府進一步研究通過。初步方案考慮打破臨漳門環島,江濱北路直行主流方向下穿或上跨臨漳門節點,保證江濱北路直行交通暢通。臨漳門與龍頭山片區之間的道路則改為慢行通道,讓臨漳門公園與龍頭山片區連成一片。在慢道一側,還考慮新開一個閘門,既可完善穿越防洪堤的慢行系統,又能有效地解決原閘門交通瓶頸的問題。
此外,規劃部門還設計了兩個紅綠燈燈控,協調江濱北路直行、筍江路—城西路和筍江路—新門街等三股車流。(記者 江曉媛 林福龍 莊麗祥 實習生 汪雅倩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