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全域旅游廣西模式提升與推廣座談會”在廣西南寧召開。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甘霖在會上表示,“十三五”開局以來,廣西旅游行業扎實推進 “五大任務、十大工程、十大創新”年度工作目標,全域旅游發展初現成效。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西接待旅游總人數2.52億人次,同比增長26.4%,完成全年目標任務51.5%,實現旅游總消費2679.29億元,同比增長31.7%,完成全年目標任務50.8%;其中,接待入境過夜游客242.87萬人次,同比增長3.6%,國際旅游(外匯)消費11.04億美元,同比增長6.3%;國內游客人數約2.50億人次,同比增長26.7%,國內旅游消費約2606.00億元,同比增長32.6%。
去年,廣西接待旅游總人數4.09億人次,同比增長19.9%,實現旅游總消費4191.36億元,同比增長28.8%,高于全國旅游總消費增速15.2個百分點。2016年,全區旅游業綜合增加值為2522.8億元,對GDP的綜合貢獻率為13.8%,比2015年提高2.4個百分點,約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8個百分點。2016年,全區旅游業綜合增加值對服務業的貢獻率為34.9%,同比提高5.5個百分點;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為13.5%,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對社會總消費的貢獻率為26.7%,同比提高5.1個百分點。
2013年,廣西召開旅游發展大會,提出建設20個特色旅游名縣和一批名鎮名村,旨在以特色旅游拉動縣域全面發展,大力提升旅游業整體水平,拉動經濟增長、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生態文明和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四年來,已成功創建陽朔、興安、東興、龍勝、金秀、憑祥、上林、欽南、容縣、巴馬、三江和宜州等三批共13個特色旅游名縣。全區縣域旅游新業態不斷涌現,旅游產品不斷豐富,特色旅游品牌逐步形成,縣域旅游發展要素不斷完善,旅游經濟綜合效益增長明顯,充分發揮了特色旅游名縣的示范帶動作用。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至6月,廣西33個特色旅游名縣和創建縣(其中大部分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共接待游客8862.05萬人次,同比增長35.7%,增幅高于全區9.3個百分點;旅游總消費930.42億元,同比增長41.88%,增幅高于全區10個百分點,其中,陽朔縣、東興市等13個特色旅游名縣共接待游客4814.36萬人次,同比增長31.3%,實現旅游總消費487.31億元,同比增長37.92 %;南寧市邕寧區、融水縣等20個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創建縣共接待游客4047.69萬人次,同比增長41.4%,實現旅游總消費443.11億元,同比增長46.5%,繼續保持量效并增的快速發展勢頭。
甘霖透露,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創建縣和備選縣新增4A級以上景區29家,四星級以上旅游飯店16家,四星級以上鄉村旅游區35家,四星級以上農家樂59家;新增自治區級生態旅游示范區9家,自治區級旅游度假區5家。特色旅游名縣及創建縣新增部分占全區50%以上。
截止2017年6月30日,廣西共有旅行社713家,其中,92家出境旅行社共組織團隊24774個(包含邊境游、出境游、赴俄游、赴臺游),同比增長17.3% ,接待游客45.03萬人,同比增長24.5%;旅游星級飯店461家,五星級飯店12家,四星級飯店88家。A級景區350家,其中5A級景區4家,4A級景區139家。星級農家樂193家,其中五星級22家,四星級87家。
截止2017年6月,廣西14個自治區領導聯系推進旅游重大項目,項目總投資299.90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1億元, 1-6月,全區旅游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6.69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65.1%。巴馬賜福湖度假小鎮、凌云浩坤湖旅游度假區等一批重大旅游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桂林萬達文化旅游城、南寧萬達茂、百色靖西靖東新區旅游投資項目、廣西太和•自在城項目等一批百億元重大旅游建設也都在按工期和投資計劃抓緊建設,其中南寧萬達茂旅游文化綜合體項目已于2017年6月17日正式開業。
甘霖強調,廣西以縣域特色旅游為引領的全域旅游發展的格局業已形成,廣西壯族自治區將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題,以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為主線,按照《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導則》總體要求,全力推進廣西旅游由“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使游客與居民分享旅游改革創新發展的紅利,為確保如期實現“兩個建成”目標做出更大貢獻。(伍策 一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