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嶺長城部分敵樓安裝了避雷帶。
前不久,本報對金山嶺長城因安裝避雷針,破壞長城原有風貌的事件進行了關注。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金山嶺長城防雷工程已經暫停,原來的施工方案已經被廢棄,相關專家正在制定能與長城環境相協調的設計方案。
據家住金山嶺長城附近的村民介紹,9月初,施工人員進入金山嶺長城,開始在敵樓的四角安裝高約3米的避雷針,由于四角的避雷針嚴重影響長城的原有風貌,此事引起常年依靠長城旅游為生計的村民們的質疑。
記者從金山嶺長城管理處了解到,由于金山嶺長城建于山脊之上,長城和敵樓頂部等突出地帶極易遭到雷擊,加之長城敵樓均為磚石木建構,與鋼筋水泥結構相比沒有防雷作用。前幾年,金山嶺長城便發生過雷擊致死游客的事件。為了保證游客和長城的安全,今年國家文物局出資開展了金山嶺長城防雷工程。
據灤平縣氣象部門相關專家介紹,灤平縣平均每年的雷暴天氣為43天,由于發生雷暴天氣的日子大都集中在金山嶺長城景區的旅游旺季,因此完善長城的防雷設施十分有必要。“建筑物防雷可以安裝避雷針,也可以安裝避雷帶,從專業角度來講,效果都是一樣的。”氣象專家告訴記者,由于金山嶺長城屬于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此采取哪種避雷方案最終的決策權在文物主管部門,所以起初的施工方案當地氣象部門并未參與。
灤平縣氣象部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金山嶺長城防雷工程在實施幾天后,因其破壞了長城敵樓的風貌,引起廣大游客的質疑,已經被當地政府叫停。“目前文物部門和氣象部門的相關專家正在研究新的防雷工程方案。”氣象專家表示,從文物保護角度來講,避雷帶更加適合金山嶺長城。“避雷帶可以沿敵樓屋頂的走勢進行鋪設,并且所使用的鐵絲比較細,不會影響游客欣賞雄偉壯麗的長城原貌。”
記者在金山嶺長城上看到,小金山等一些敵樓的屋頂已經安裝了避雷帶,從遠處遙望,避雷帶近乎可以忽略不計,走近觀看,也沒有對長城的原有風貌造成太大影響。據生活在金山嶺長城附近的村民介紹,這些避雷帶已經安裝好幾年了,他們都希望這種避雷帶能夠在今后的防雷工程中被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