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國內游周邊游出境游旅游視覺旅游攻略景點大全國內北京湖南上海海南山東廣東江西廣西浙江云南福建貴州臺灣四川香港西藏境外美國南非德國英國法國泰國日本希臘瑞士韓國西班牙意大利馬爾代夫加拿大周邊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度自駕郵輪蜜月家庭購物賞花SPA夜生活節慶游更多旅游之最空中享樂酒店格調互動博客微博活動推薦旅游論壇服務查機票訂酒店線路預訂外匯兌換旅游天氣專家在線新浪旅游
今夕復何夕,共此水鄉
小小的周莊承載了太多的故事,有悲歡有離合。有一個人的興旺之路,也有一群人的衰敗之途。小小的周莊承載了太多,行走在這里,踏在石橋路上,曉風殘月,漁耕歸來,蓑衣未除,傍著斜陽,許多人許多事不用的涌上心來。不思量,自難忘!
當沈萬山后來長枷鐵鐐南行萬里,最后客死戍所的漫長歲月期間,他一定會夜夜夢到周莊的流水和石橋,后悔離開這個家。許多事一瞬間的榮耀卻帶來一輩子心酸。當他的人生孤舟擱淺在遙遠的蠻荒之地時,他一定還希望可以駛回周莊那熟悉的港灣。
沈萬三金像
之前一直很好奇,沈萬山這個“田產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在蘇州、南京等地都留下了足跡,但他為什么始終把周莊作為立業之地。當真正的走進周莊的時候,看著像歲月一樣靜靜流淌的河流,看著這里的人民臉上那份淡定與從容時,我想許多人都會和我當時一樣恍然大悟的。
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經歷了破壞重修,今天的沈萬山的故居——沈廳依舊靜靜的站在那里,似乎在對我訴說著這里曾經的繁華。沈廳位于富安橋東堍南側的南市街上,坐北朝南,七進五門樓,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間房屋,分布在一百米長的中軸線兩旁,占地兩千多平方米,目前已經是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沈廳共有三部分組成。前部是水墻門和河埠,專門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滌衣物之用,為江南水鄉的特有建筑;中部是墻門樓、茶廳、正廳,是接送賓客,辦理婚喪大事和議事的地方;后部是大堂樓、小堂樓和后廳屋,為生活起居之處。整個廳堂是典型的“前廳后堂”建筑格局。前后樓屋之間均由過街樓和過道閣連接,形成一個環通的走馬樓,為同類建筑物所罕見。
在一個屋子一個屋子里觀看的時候,我總是不由的想知道這里曾經的故事,曾經的人來人往,歡聲笑語。正廳內粗大的梁柱上雕刻著的蟒龍、麒麟、飛鶴、舞風等花飾幾百年前被工匠一點點的雕刻在這里,而幾百年后的我輕撫著這些雕刻,總有種歷史滄桑歲月蹉跎的感覺。而朝向正廳的高達六米的磚雕門樓,共有三間五樓,上覆磚飛檐,刁角高翹,下承磚斗拱,兩側有垂花蓮,下面是五層磚雕,布置緊湊。豪華的磚雕門樓上還鐫有人物、走獸及亭臺樓閣等圖案。線條精細流暢,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這些都表明著這里曾經的繁華,與主人的氣派。
當走進沈廳的第五進中,看著沈萬三的坐像,看著這位歷史的傳奇人物,聽著關于他的種種致富的傳說,不論真假都讓我欽佩。因為在悠悠歷史長河中他書上了自己的一筆,而在周莊的歷史中他更是那濃墨重彩的一筆,令到了這里的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
真正使我想來周莊的是三毛,這個傳奇的女子。在世界行走,卻想在這里停留。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羈絆著她的腳步,這是怎樣的一個地方讓她想來看個夠。令人唏噓的是這一切都成為了她的遺愿再也無法實現。所以,我想今天重走是三毛的路,看看她所看,聽聽她所聽,想想她所想,更去追尋她留在這里的點滴足跡,送上我對她最誠摯的敬意。
當走進三毛茶樓的時候,感覺茶樓有著一份獨有的安靜,在鬧市中在人潮中這里好像真的能放下我們的足跡,可以靜靜的回味一下剛剛走過的路看過的景遇到的人,更可以在留言本上看看各地的人對三毛的追思。茶樓的主人是張寄寒先生,他曾經把三毛在周莊的故事寫成散文《三毛在周莊》,相繼在國內外發表。而后,他把文章寄給了三毛,于是就有了書信的交往,并約定1991年10月再在周莊見面,可惜三毛的離去讓這段三毛與周莊的情緣戛然而止,留下些許遺憾。
在茶樓的墻上有樓主書寫的三毛對王洛賓說的話:閉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沒有辦法……而這個茶樓閉上眼睛全是三毛的影子。在茶樓的柜臺櫥窗里陳列著可以借閱的有關周莊有關三毛的書籍,四壁都是她的照片,畫像,信件文字,還有相關的懷念文章,賈平凹的,王洛賓的,還有三毛與周莊的情緣。在這里好像一切塵封的對這個行走著的精靈的記憶、解讀、詮釋都忽然打開,散發在這個屋子的每一個角落。它們沿著仄仄的木板樓梯上上下下著,圍繞著每一張小方桌,在虛掩著或是推開著的雕花木窗邊進進出出,在河面上街面上飄忽。三毛從未來過的三毛茶樓,卻滿是三毛的故事、三毛的韻味。二樓柱子上掛著客人留言本上,還有著五湖四海的游客都寫滿了的對周莊,對三毛的懷念。本想提筆寫上幾句,可卻不知道用怎樣的言語才能表達我此時此景的心情,于是只好合上本子,把一切留在記憶里。
夢里周莊
世界從來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陳逸飛就是發現周莊美的那雙眼睛。因此我們每個在感嘆周莊美的人都應該感謝陳逸飛,因為他向世人介紹了這里。而周莊更應該感謝他,因為他讓世界認識了周莊。因此來到周莊,必游雙橋;看到雙橋,必念逸飛。
在“中國第一水鄉”周莊,“逸飛”是個無比親切的名字。在這里他不是過客而是歸人。即使在他逝世后的日子里,周莊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懷念他。而“逸飛之家”的建立就應該是眾多方式的一種。
“逸飛生前有個心愿,要在周莊有一個自己的工作室,可以全身心投入對周莊的描繪中。他走得很遺憾,我們一定要為他完成這個心愿。”周莊人如是說。于是“逸飛之家”的成立充滿了水鄉人的柔情,滿滿的讓人感動。
走進“逸飛之家”,這個建立在周莊著名的雙橋畔的一個寬敞院子里,我們看到了周莊人那顆感激之情。周莊人沒有將這里作為純粹的工作室,而是分成了兩部分。東邊的一間屋子用來陳列陳逸飛生平優秀的畫作和他生前愛讀的書、穿過的衣服、用過的畫筆、畫布以及一套古典沙發,甚至還有他喜歡的歐式壁爐,都被擺放在恰當的位置。這些東西都是其家人捐給周莊的陳逸飛遺物。斯人已逝,但他的故事、才情卻留在我們心中。西邊一間則是陳逸飛意愿中的畫室。展示廳里的墻上,陳逸飛飽蘸墨汁寫就的“我愛周莊”四個大字十分觸目。畫室建立了可他再也不能抒寫周莊的美麗,但因為他周莊的美麗卻被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書寫著、傳頌著。
這座小鎮還有很多的故事。時間如小河里的水一樣永遠不知停息的流著。帶走了年輕人臉上的光華,帶走了沈萬山的榮耀與悲歡,卷走了三毛在這里留下的足跡,帶走了當年年少貪婪的欣賞這周莊美景的陳逸飛,還好時間也留下了許多東西。留下了沈廳、張廳、迷樓、葉楚傖故居、澄虛道院、全福寺等名勝古跡;留下了柳亞子、陳去病等南社發起人在迷樓飲酒吟詩壯志豪云;留下了太平軍血濺福洪橋的悲壯歷史故事。更留下了昨天、今天、明天時光交替,那種錯覺般的恍惚感,一瞬間卻飽含悲歡離合。
周莊人文游
周莊的魅力,還在于它的文化蘊涵。沈廳、張廳、迷樓、葉楚傖故居、澄虛道院、全福寺、等名勝古跡;三毛茶樓、逸飛之家、天孝德民間收藏館、一稀堂博物館等更具人文氣息。這些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和人文觀賞價值。
來到周莊,行走于悠遠、古樸的街巷,穿行在古宅、樓閣之間,古風古韻,撲面而來,詩意鄉情,令人沉戀。看見了青石板鋪就的小路、粉墻黛瓦臨水而建的屋子、河中咿呀搖過的小船、穿藍印花布的說話柔糯的阿婆……一切就如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做的那個夢一樣,悠久而綿長。在這里那個遙遠的夢開始慢慢清晰,一切就如畫屏般緩緩移經在我們的眼前,這里就是周莊。在這里我們不是過客而是歸人!
千年前我打周莊走過,我的心遺失在了這里,從沒離開過。今天我回來追尋那個遺失的故鄉夢。周莊,我不是過客,是個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