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林卡的建造過程,以七世達賴興建鳥堯頗章為始,十四世達賴修建達旦明久頗章為止,歷時二百余年。現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跡最多的園林。
位于西藏拉薩西郊的羅布林卡,藏語意為“寶貝公園”,始建于十八世紀40年代(達賴七世),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每當夏日來臨,布達拉宮內的許多政府機構,都要隨著達賴喇嘛轉移到羅布林卡辦公。羅布林卡的建造過程,以七世達賴興建鳥堯頗章為始,十四世達賴修建達旦明久頗章為止,歷時二百余年。現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跡最多的園林。
西藏人造園林夏宮
七世達賴參政后,當時的駐藏大臣遵從清廷旨意,在這里為他修建了一座鳥堯頗章(涼亭宮),這就是羅布林卡的前身。七世達賴晚年時在鳥堯頗章東側又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宮殿:格桑頗章(賢杰宮),內設佛堂、臥室、閱覽室及護法神殿等,于每年夏季在格桑頗章宮處理政務。以后的歷輩達賴均在每年的藏歷三月十八日從布達拉宮移居羅布林卡,至藏歷九、十月之交返回布達拉宮。親政之前的達賴則常年在此習經學法。
格桑頗章,頗章是宮殿的意思。在達旦明久頗章還沒有建起來的時候,十四世迭賴喇嘛曾經居住在這座宮里。建筑內部不允許照相,只有用文字介紹下。宮殿內一樓有七世達賴喇嘛的寶座,四周掛滿了珍貴的度母唐卡像和護法神像。二樓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像,兩側有十六羅漢像,墻上壁畫記載丁松贊干布等吐蕃藏王的傳記故事,里間供奉了一尊八世達楨喇嘛令人塑造的六臂護法神像。
達旦明久頗章,意為“永恒不變宮”,是專為十四世達賴興建的兩層樓建筑,1956年竣工,一般都叫它新宮。雖然是座現代建筑,但外觀完全依照傳統,只是內部采用了現代的設施。它集宮殿和別墅于一體,更顯得幽雅和堂皇。
達旦明久頗章高二層,由佛堂、護法神殿、修行室、經堂、會客室、臥室、洗澡間等40多間房子組成,此宮殿既有寺廟的建筑特點,又有宮殿、別墅之藝術風格,比其它宮殿更顯得富麗堂皇和優雅別致。
在達旦明久頗章對面的是八世達賴喇嘛修建的措吉頗章,也稱湖心宮。這座建于人工湖畔的宮殿,稱得上是羅布林卡最美的地方。
園內古木參天,芳草遍地,宮殿、涼亭、水榭、回廊布設緊湊,水池、草坪、林木、房舍相得益彰,亭臺樓閣幾乎完全是漢族的建筑風格,走進這里,仿佛走進了蘇州園林。
八世達賴喇嘛修建的措吉頗章也稱湖心宮
湖心亭西邊的仲增頗章,又稱準增頗章。二層建筑,殿內主供觀音菩薩、長壽三尊(無量壽佛、尊勝佛母和白度母);四周還有經架,置有經卷、書籍。第二層為達賴臥室,有菩薩、護法神等壁畫。該頗章不僅是歷代達賴的閱覽室,而且曾是第十三世達賴進行修持的中心場所。
建于1926年的金色頗章,為羅布林卡三大宮殿之一。“金色”,藏語為“受寵者”,因為主持修建者是十三世達賴的親信,人稱“金色工比拉”,所以宮殿修成后,便以金色命名,也即“受寵者的宮殿”。
金色頗章為三層建筑,底層大經堂是十三世達賴接見僧俗官員、社會人士所用,第二層為休息室,第三層是舉行宗教儀式之處。宮殿內外雕梁畫棟,黃色屋檐,金頂裝飾,白墻紅檐高低錯落,與周圍的綠樹叢林相掩映。夏典拉康,拉康,是佛殿的意思,全稱為夏布典拉康。二層建筑,主供無量壽佛銀質像,北景為泥塑的雪山修行洞。上層佛櫥內供有觀音菩薩、白度母、第十三世達賴等銅像。該拉康主要是誦經和進行祈福禳災的法事場所。
羅布林卡最熱鬧的時候是全藏區每年一次的雪頓節,西藏各地的藏戲流派都匯集該處舉行盛大會演,拉薩城內的老百姓更是舉家前往羅布林卡,搭起帳篷,擺上上好的青稞酒及各種美食,歌舞歡慶達一周時間,屆時再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