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美食的我,每到一地,總會遍嘗當地美食及特色小吃,拿現在流行詞語來講,就是一個地道的“美食控”。
拿著冰沙的小男孩
來到武漢,除了蔡林記的熱干面和四季美湯包,當然也不能錯過久聞大名的美食一條街——戶部巷。
戶部巷
戶部巷漢味風情街位于武昌司門口,東靠十里長街(解放路),面臨浩瀚長江,南枕黃鶴樓,北接都府堤紅色景區,是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一塊方寸之地,自古鐘靈毓秀人杰地靈。
戶部巷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清朝時候,這條百米小巷曾因毗鄰藩臺衙門而得名。
武漢人將用早點,稱為“過早”。這最初來自了清代的一首《漢口竹子枝詞》。后在別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漢人隨意而隆重的提升“過年”般“過”的位置。以“小吃”聞名的戶部巷,就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
蔡林記門口的銅像
戶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鄰藩合衙門(對應京城的戶部衙門)而得名。
美食與美女
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很早就以經營漢味早點而聞名,熱干面、糊湯粉、牛肉面粉、面窩、稀飯等獨特漢味早點經營,經久不衰。
2002年以來,武昌區政府在重塑歷史文化名城的過程中,按照“漢味早點第一巷”的定位,對戶部巷進行整體打造。
經過多年的建設改造,戶部巷已由原來的147米長、3米寬、12家小吃經營戶的小巷,發展成為由戶部巷老巷、自由路和民主路西段組成。集小吃、休閑、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年接待游客逾千萬的漢味特色風情街區,各類經營門點約達340個,其中從事小吃經營160余戶,經營品種170有余。
可愛的魚餅
戶部巷作為地名,歷史相當悠久,在明嘉靖年間的《湖廣圖經志》里有一幅地圖,上面清楚地標注著這條狹窄的小巷,由此看來,這條小巷至少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歷史上的戶部巷,知名度很高,巷子雖小,名氣卻很響亮。
此巷東臨負責管理戶籍錢糧、民事財政的藩署(直屬京城的戶部)而得名。
此巷古往今來,因地理原因(緊靠碼頭),舟車絡繹,人氣鼎沸。小巷人家勤勞巧作。匯江漢五糧、天下干鮮精烹細調,以鮮、香、快、熱之漢味小吃惠及熙攘人群,名聲鵲起,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