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的山海之間,一抹獨特的商業風景正在悄然生長。當游客漫步鼓浪嶼的小巷,或是攀登萬石山的步道時,總能看到這樣的身影:有人手持相機捕捉美景,有人背著行囊熱情講解……他們是廈門新興“陪伴經濟”的從業者,正用個性化服務為城市消費注入新活力。
陪游玩深受年輕人追捧
“陪同爬山、Citywalk、拍照……”在社交平臺上,廈門“00后”女生小吳吸引了不少游客。“我平時熱愛鍛煉,爬山時不僅能幫客戶拎包,還能分享沿途的風景故事。”小吳笑著說。她的收費標準是每小時60元,目前從事“陪伴”工作已有半年。
和小吳一樣,在互聯網公司上班的小朱也在周末投身陪爬山工作,至今她的足跡已遍布廈門及周邊城市。“陪爬山對我來說是‘半玩半工作’,既能欣賞美景,又能結交朋友,目前已經接了10單。”
在廈門熱門景點,手持相機的陪拍師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大二學生林敏,每逢假期便化身專業陪拍師。“2小時的拍攝,實際上要投入四五個小時,拍攝幾百張照片,再精修9-18張。”林敏介紹,從去年6月以來,她已接下50多單生意,服務對象涵蓋各年齡段女性,還提供化妝服務,三個月就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記者了解到,在社交平臺搜索“陪拍廈門”,各類服務信息琳瑯滿目,價格20元/小時-100元/小時不等,“陪伴+拍照”模式深受年輕人追捧。
陪運動服務助客戶提升
在廈門的運動場上,體育陪伴服務同樣火熱。擁有10年球齡、大學校隊經歷的張先生擔任羽毛球陪練已有2年,主要提供新手教學、喂球對抗等服務。達到國家二級水平的羽毛球私教李先生,一對一陪練價格更是高達每小時300元。
廈門人小青是網球專業,除本職工作外,在下班之余會接網球陪練,她會幫客戶整理球場的訂場指南,教客戶一些簡單的擊打技巧。據小青所說,目前一個小時的陪練費用在100元左右,一個月能接十幾單。
“健身達人”趙先生憑借6年健身經驗,不僅為學員定制運動計劃,還提供“陪跑”服務,幫助對方提升耐力速度。馬拉松賽事中的“私兔”為跑者量身定制配速計劃,在比賽中全程陪伴,提供補給、鼓勵等支持,幫助跑者達成目標。在廈門馬拉松賽場上,就有不少經驗豐富的“私兔”活躍其中。
陪伴服務可提供情緒價值
記者采訪時發現,選擇陪爬山的多為久居城市的“解壓族”。28歲的IT從業者林先生選擇“陪爬天竺山”后坦言:“途中能聊攝影、聊職場,登頂時有人幫忙記錄大汗淋漓的瞬間,比獨自悶頭爬更有成就感。”服務結束后,他主動加了陪爬員微信,說“下次想挑戰更野的路線”。
陪打羽毛球的市民中,既有想提升球技的新手,也有苦于找不到固定搭檔的愛好者。19歲大學生陳雨桐體驗“陪練+對抗”模式后興奮表示:“教練會針對性糾正發球姿勢,休息時還能分享大學生活,兩小時下來既練了技術又交了朋友,比在球館干等散客更有意思。”
“五一”期間,李女士帶著父母一起在曾厝垵體驗“陪拍”服務。結束后,她在社交平臺分享說,攝影師小哥不僅知道最佳出片點,還會指導他們擺姿勢,“連我爸媽這種‘拍照僵硬星人’都被逗得自然大笑,原圖直出都超有氛圍感!”據悉,不少客戶拿到精修圖后,會推薦給同行朋友或再次預約拍攝。
(海西晨報記者 葉子申 實習生 葉桑宇)
記者手記
“陪伴經濟”需規范
雖然“陪伴經濟”火熱,但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在網絡社交平臺上,消費者吐槽“陪伴”服務的“避雷帖”屢見不鮮,比如有人支付定金后,遭遇服務提供者失聯拉黑。“陪伴經濟”行業還面臨著服務標準模糊、責任界定不清、缺乏合同約束等深層次問題。由于缺乏統一規范,當服務出現糾紛時,消費者往往陷入維權困境,不知該向誰追責、如何取證,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為推動“陪伴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多方協同發力勢在必行。從業者應主動提升專業素養,用優質服務贏得口碑。相關部門更要加快完善監管機制,明確行業服務標準,建立健全準入與退出機制,讓“陪伴經濟”在規范中成長。
(葉子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母親節鮮花熱銷 廈門市民用各種形式祝福母2025-05-12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