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寨索道線路斜長973米,高差430米,是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與臺灣瑞展公司合資興建的一條單承載單牽引車組往復式索道,主要機電設備從法國POMA公司引進。自1997年運營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近千萬人次,多次圓滿完成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任務。公司先后通過ISO9001、ISO14001、GB/T28001管理認證。2005年3月在中國索道協會“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打造中國索道知名品牌”的全國十佳索道評選活動中,經評選委員會和索道專家組評定,黃石寨索道綜合得分位列全國“十佳”之首。
【黃石寨傳說】
黃石寨,要講黃石寨名稱的來由,還得從漢留侯張良說起。張良隱居張家界青巖山后,專心煉丹修仙。忽一日,坡腳山民稟報:武陵郡太守接呂后密詔,要捉拿他。張良聽罷,氣極了,丟了丹葫蘆,率領徒弟、山民,挑運糧草,趕著豬羊耕牛,直奔青巖山最高最大的山頭,安營扎寨,設關堵卡,造刀造箭,誓與武陵郡太守血戰到底。 沒幾日,果然武陵郡太守領兵三干圍打山寨。張良據險迎戰。嚴密把守關卡,滾巖飛箭,打得太守兵將不敢攏邊,圍攻了七七四十九天,仍打不開卡,捉不到張良。太守急了,砍倒樹木,鋪放干草,采用火攻。哪知絕壁太高,火餡竄不上去,火攻失敗。太守領賞心切,不甘撤兵,眼睛幾眨,又下令包山圍困,整整圍困三個月,想把張良的人馬餓死在山上。
這一招,果真厲害,運上山的糧食吃光了,豬羊殺完了,最后不得不殺耕牛充饑。一切能吃的東西都吃光了,張良只好叫大伙搜來豬牛羊的骨頭,放在火中燒過,碾成骨粉沖水吃。最后,骨頭也吃光了。再也沒有東西可吃了,有的餓倒地下爬不起來了。 在這十分危急的時刻,張良想起給他贈送兵書的黃石公公,只有請師解圍。于是,他點燃香燭錢紙,雙膝跪地,面對蒼天作揖求師。說也奇怪,他拜罷三拜,地下突然冒出一股白煙,煙中騰起一個白胡子老人,只見他手拿拂塵。在空中揮拂幾下,又從白煙中慢慢縮下去。白煙散盡,老人也不見了。 跪在地下的張良,正癡癡不解其意。突然有人歡喜若狂地跑來報告:山上的三口小池里跳出三條鯉魚。每條有八十多斤重。張良好生奇怪,比牛臥澡的水凼大不了多少的池塘。怎么會跳出八十多斤重的鯉魚呢7他急忙跑去一看。果見三條大鰓魚被大伙抬到岸上。眼睛餓得發花的徒弟,喜之不盡地說:”師傅,弟兄們都餓倒了,把三條鯉魚煮熟吃了吧!” 張良沉思片刻,搖頭擺手說:“不可!”弟兄們驚詫得睜圓雙眼問:“怎么,這魚不能吃?”
張良沒作任何說明,命令似地抬手一指說:“把三條魚甩到崖下去!” 餓得奄奄一息的弟兄們,恨不得咬幾口生魚吃,張良甩下崖,誰也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干。可不敢違抗,抬起活鮮鮮三條鯉魚,偏偏倒倒朝懸崖走去,一條接一條地甩下去了。 鮮魚落在崖下,驚得圍守的兵丁飛報太守。太守趕來一看。就象吹鼓的豬尿泡挨了一錐嗤地泄了氣。他臉色煞白,渾身癱軟,散神落魄地揮揮手說:“別圍了,撤……” 兵丁們驚疑地說:“怎么不圍了?” 太守失望地說:“寨上還有七八十斤重的話鯉魚,能圍困死人家嗎?”。 崖上防衛的人見太守的兵馬撤了,又驚又喜地稟報張良。張良高興地說:“你們不知道,是我的師傅黃石公公,賜給天魚。救助于我!” 這時,弟兄們才恍然大悟,深深佩服張良的大智大謀。 雨過天睛。青巖山人又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張良為紀念他的師博黃石公公,便把無名的山寨取名黃石寨。
【注意事項】
1.在來黃石寨之前,最好是在網上多多搜集一些有關資料,進行比較。
2.因為張家界的景區的氣候時常變化,特別是早晚溫差很大,所以提醒朋友們來之前一定要帶上防寒的衣服。
3.行李越少越好,越輕越好。最好帶上傘或防雨的衣褲(也可在當地買一次的雨衣,幾元錢1件)。因為山區天氣變幻莫測.夏天一定要帶好防曬霜、防蚊水.備一些消毒用的濕紙巾;鞋創可貼、消炎片、止泄片(防止水土不服) 等簡單藥品;鞋子要穿防滑的運動鞋.膠卷,電池多備一些,當地買比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