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民航數據分析系統CADAS(Civil Aviation Data Analysis)正式發布《飛常準2015年全球準點率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機場平均放行準點率77.11%。其中全球最不準點的頭五個機場都在中國;最不準點的頭五個航空公司中,有兩個來自中國。
全球最不準點機場前5名分別是:杭州蕭山(47.74%)、南京祿口(50.12%)、呼和浩特(52.85%)、上海浦東(53.39%)與廈門高崎(54.20%)。全球最不準點的五家航空公司中,兩家航空公司來自中國,分別是:巴基斯坦國際航空(59.18%)與尼斯航空(62.52%)、中聯航(65.41%)、菲鷹航空(66.92%)、廈門航空(67.74%)。
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大陸地區航班平均準點率為64.29%,比去年下降1.76%,航班放行量較去年增加7%。乘客和機組用于等待飛機起飛的累積時間同比增長20.66%,在飛機上平均等待時間為45分鐘,而晚點航班的平均晚點時間為94分鐘。
針對國內航空業準點率低的原因,一位對國內航空領域較為熟悉的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分析稱:“首先目前中國是世界民用航空市場旅客吞吐量增長最為迅速的地區,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場,航空市場增長過于迅速,民航系統整體保障能力跟不上發展;其次在“保安全”的前提下,機場提高了安全盈余,拉大航班起降間隔,為了降低事故發生的幾率。”
“另外,由于中國民航飛行空域緊張,擔心民航飛機與軍事飛機沖突,目前民航客機只能用約20%的空域。在特殊氣候條件下,空中交通擁堵情況尤其嚴重。國內個別機場所處于的空域臨近敏感的國際空域,也會影響航班的放行時間,因而導致航班延誤的機會更高。”上述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中國機場的管理和發展還需要完善,機場網路集中在幾個區域如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只要一個重要樞紐機場出現一小錯誤,都有可能影響其他城市的不同航班。
國內航空業準點率低、延誤情況普遍的現象一直備受詬病。《2015年國內航班商務出行實用白皮書》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航班延誤總量為118萬班次,相比2014年與2013年均有上升,2015年航班延誤數量占總體航班數量比例為34%,連續三年延誤航班占比超過三成。
與此同時中國民航需求仍在不斷增長。空客公司曾在2013年預測稱,中國國內的航班需求將在20年后超過美國。
《飛常準2015年全球準點率報告》是民航數據分析系統CADAS根據航班管理軟件“飛常準”的全球航班動態數據整理的2015年全球準點情況。CADAS首先根據2015年月度《全球機場放行/航空公司到港準點率報告》整理了年度全球準點率趨勢,然后得出數據全球機場放行準點率最高的國家前十名中八個機場位于亞太區(日本五個、澳大利亞兩個、新西蘭一個),兩個位于歐洲(挪威和芬蘭)。
全球最準點機場頭5位中,四個在日本,分別是:布里斯班(96.45%),大阪伊丹(96.44%),東京羽田(95.77%),札幌新千歲(94.12%),福岡(93.91%)。全球最準點航空公司前五名中,三個在日本,分別是:日本越洋航空(97.55%),波羅的海航空(97.04%),芬蘭航空(97.02%),日本航空(96.96%),全日空航空(96.6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