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來,國家層面多次出臺文件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一項項制度設計推動著政務服務一步步迭代升級。2024年,福州市錨定“高效辦成一件事”目標,持續推動業務高效協同和數據有序共享,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集成服務,全方位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截至目前,福州市已上線34組“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服務場景,材料精簡率達68.1%,時限壓減率達63.9%。
主題服務場景更多元
“從取號、掃碼、刷臉、拍照……到辦理結束,全程才5分鐘,太快了!”在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4層“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剛辦理完出租車從業證的謝先生感慨道,“現在連身份證都不用帶,事情就辦成了,以前想都不敢想。”
這是福州市把“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到實處的一個縮影。
家住晉安區的陳女士也切實感受到“高效辦成一件事”帶來的便利。前不久剛生完二胎的她還沒出院,孩子的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登記、社??ㄉ觐I、醫保參保登記、預防接種證等就辦完了。
“前幾年生大寶的時候還沒這么方便,辦戶口要去派出所,辦醫保參保登記要去政務服務中心窗口。”陳女士告訴記者,過去要多部門來回跑,現在動動手指在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就能辦成。
“高效辦成一件事”的背后是多部門環環相扣的緊密配合。
“申請人填報登記表后,平臺會根據申請人的需求,從閩政通App調取數據,并在醫院、派出所、醫保部門、人社部門、銀行等相關部門或機構流轉,實現一窗受理、在線聯動、即時協同、共享運用、全程管控。”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工作人員張澤雅介紹,“出生一件事”跑動次數從10次減為0次,辦理時間從最長62天縮短至6天。
據悉,福州市精心設計“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服務場景,涵蓋個人領域的“參保”“就業”“購房”等高頻“一件事”、法人領域的“開餐館”“開診所”“開校外培訓機構”等行業準營集成服務、項目領域的“建設項目立項審批”“建設項目施工許可”“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等關鍵節點“一件事”。
“我們圍繞公民個體從出生到身后、市場主體從設立到注銷、工程項目從立項到竣工等全生命周期服務需求,全域一體推進改革,按照一次告知要求、一張申請表單、一份申請材料、一套辦理流程整合形成‘一件事’企業、個人、項目事項群組。通過減路程、減跑動、減時間、減環節,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審批處處長陳斌說。
辦好“一件事”背后的“事”
“高效辦成一件事”,不只要“高效辦”,更要“辦好”。福州市以“辦好”為出發點,優化提升政務管理平臺“協同服務”功能,一改以往煩冗的意見文書流轉手續,極大精簡環節和辦理時限。
以“開辦校外培訓機構一件事”為例,過去按順序需辦理“名稱預核—辦學許可”兩件事,如今集成為“一件事”,直接由許可機關受理后,在系統上向登記機關發起“培訓機構名稱”協同審查,部門限時在系統上反饋意見。“原來需要申請人跑1周的事,轉變為由部門間線上1小時內反饋審核意見即可辦好。”張澤雅說。
從零散的“事項供給”到組合的“場景服務”,群眾感受到辦事“方便、高效”的背后是協同服務機制和技術支撐體系的健全。
“‘高效辦成一件事’的背后是系統工程。我們要對涉及的多個政務服務事項的設定依據、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結時限、收費標準、辦理結果等要素進行梳理,合理調整前后置順序,優化辦理要素和業務流程,并將前后置審批服務和跨部門意見征集全過程納入服務協同,實現跨部門服務在線發起—核查—反饋,替代傳統由申請人跑腿或部門間函詢征求意見。”陳斌說。
福州市依托“政務智腦”,通過標準化事項要素定制知識模型,構建政務事項知識圖譜。以網狀節點圖譜的形式呈現事項之間關聯關系,使隱形的事項知識顯性化、關聯化、可視化,形成“部門—事項—材料”結構脈絡,為“高效辦成一件事”業務場景提供參考依據,能夠有效解決傳統人工梳理方式存在的梳理方向不明確、覆蓋范圍不足、共享程度不明、梳理效率過低的問題。
據介紹,2024年7月,福州市“高效辦成一件事”1+N模式入選國務院辦公廳典型案例并獲全國推廣。
“目前,我們通過政務服務事項知識圖譜,實現了申請人在辦理‘1’個事項時可任意組合辦理關聯的‘N’個事項。比如新生兒在辦理‘出生醫學證明’1個事項時可關聯辦理戶口登記、社保卡申領、醫保參保登記等事項。”陳斌告訴記者,福州市正在推動“一件事任意辦”成為新常態。
目前,福州市已上線34組精品“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服務場景,材料精簡率達68.1%,時限壓減率達63.9%,大幅提升了群眾和企業辦事滿意度、獲得感。(記者 陳歡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三明泰寧影視研學基地迎來首批研學學子2025-05-0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