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福建省教育廳等十八部門主辦的第四屆“勵志校園·感動福建”優(yōu)秀學生名單公布,石獅市華僑中學吳承諭同學被評為“福建勵志先鋒”,是泉州唯一上榜的中學生。
承諭是一名罕見病患者,在長期忍受病痛折磨、身體活動嚴重受限的情況下仍頑強求學,品學兼優(yōu),不但活得精彩,還在努力創(chuàng)造價值,創(chuàng)作的作品近10萬字,激勵有著類似經歷的患友和殘障者,笑對生活。
身患罕見疾病樂觀頑強求學
承諭患上的DMD型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是一種現(xiàn)代醫(yī)學尚未能攻克、因基因缺陷導致的嚴重肌肉疾病,全身肌肉會不可遏制地逐漸萎縮。小學二年級時,承諭開始不能跑、跳;三年級時,他無力爬樓梯;五年級時,他已經無法站立了,從此與輪椅為伴,一度需要靠父親專門為他改裝的車輛“擺渡”上學。如今,他的脊柱嚴重側彎,生活無法自理,需借助電動護理床、電動移位機、電動輪椅維持生活。
初中三年,他沒上過晚自習,兩次意外摔傷骨折住院,又耽誤了許多課程。但他異常專注,學習效率很高,幾經追趕,中考成績剛好“壓線”,如愿以償考上了離家一路之隔的普通高中石獅市華僑中學。進入高中后,他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有利學習條件,學習更加刻苦、投入,進步很快,現(xiàn)在已是班級的尖子生和全校的學習標兵。
班主任張老師說,“承諭從不對生活抱怨,總是看他笑呵呵的,與同學們關系很好,是我們班級的小明星,他的存在對全班、全校來說是一種激勵、一種榜樣,是一面發(fā)光的旗幟。”
縱使有一分光也要發(fā)片刻的熱
很多同學并不知道,承諭克服萬難、保持學業(yè)優(yōu)異的同時,還是一名寫作者。
看到全國DMD患者社群中種種負面情緒,從初中開始,承諭決心要成為一名作家,以文字的力量激勵人心,鼓舞患友樂觀向上,正確面對疾病、面對生命、面對生活。
多年來,他已有十多篇作品公開發(fā)表在《東方少年》雜志、《海峽導報》《石獅日報》等報紙。2019年出版?zhèn)€人文學作品集《鳳凰花開》,作品《夢·塵埃·我》榮獲“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二等獎。他創(chuàng)辦了個人公眾號,堅持平均一周一更常態(tài)更新,推出的上百篇文章受到關注。許多患者及家屬給他留言、私信,表達敬佩和感恩之情,述說因此所受到的鼓舞與激勵。
為何而寫作呢?承諭在文章里寫道,“我想這是一份屬于我的價值與使命。即使我渺小,即使我微不足道,而縱使有一分光,也要發(fā)片刻的熱。往后余生,我將繼續(xù)我寫作的路途,繼續(xù)以短紙抒長情,繼續(xù)用自己的一點力量激勵他人。”
北京至愛DMD關愛中心執(zhí)行主任姚顏鎖認為,承諭笑對苦難,樂觀向上,字里行間傳遞著的都是正能量。在全國DMD患者社群中,承諭已經是一位名人,大家都很喜歡他的文字。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在全國DMD患者社群中,這位“輪椅上的校園小作家”已經成為一束亮光,給了很多患者及家庭以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記者謝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