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8日訊 “我覺得我們閩南人遠行,都是為了更好地回歸!”昨日,在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泉籍著名當代藝術家陳文令大聲地吶喊出他的心聲。
當天下午,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重要內容,“海絲情懷——名家畫泉州·泉州名家畫”美術作品展與“力的共生”當代藝術展,在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開展。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書畫家及泉州籍藝術家齊聚藝術公園,在分享藝術感悟的同時,共敘鄉情。
“力的共生”當代藝術展吸引很多人觀看
此次美術作品展展出近百幅美術精品,作品涵蓋國畫、油畫、版畫、水彩、漆畫及當代藝術,部分作品來自著名畫家劉大為、范迪安、徐里等。“泉州名家畫”之“泉州(籍)名家作品”部分收錄泉籍藝術家蔡國強、黃永砯、許江等的作品。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藝術研究所副所長、泉州人王明賢帶來自己的油畫作品《乾隆宸翰》,他認為,此次海絲藝術公園的建設與美術作品展的開幕,使泉州的當代藝術又邁上新的起點。
金門美術學會常務理事、著名畫家唐敏達,也帶來自己的作品參展。對于泉州,唐敏達并不陌生,他曾參加過兩岸三地美術家“重走海絲路”采風寫生活動,走訪過天后宮、真武廟、圣墓、文興古渡、石湖古渡、六勝塔、姑嫂塔和船舶司、清真寺等地。活動結束后,他們返鄉創作,通過油畫、水彩和國畫等藝術形式再現“海絲輝煌”。他認為,這幾年以來,泉州對于藝術事業愈發地重視起來,而對于藝術事業的發展,不怕遲,就怕不重視。
在美術作品展會場旁側,兩個巨大的藝術裝置設置于綠色草坪上,一個為公牛形象,一個為鱷魚形象,分別由泉籍藝術家陳文令與吳達新設計。兩位藝術家均表示,作為一個從泉州走出去的藝術家,能在自己家鄉展示作品,讓父老鄉親看到自己的作品,是一件非常光榮和高興的事情。吳達新說,他到日本、德國卡塞爾、西班牙、意大利等地舉辦過展覽,覺得當地的藝術設施都非常齊全,有新建的當代美術館,也有把皇宮改造成美術館,供藝術家展覽,但家鄉在這方面的設施還不多,這次海絲藝術公園的建成,可以為藝術家提供一個更好的展示平臺,對文化的發展很有幫助。(海都記者 劉淑清 蘇桐軒 黃謹 謝明飛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