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泉州鯉城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政治自覺,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心抗“疫”,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鯉城微事推出《“疫”線守護 共克時艱》專欄,記錄這場“戰疫”中值得銘記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向“最美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匯聚全社會抗擊疫情的精神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鯉城區海濱街道海清社區莊府巷片區黨支部書記、金魚巷巷長鄭衛治的日常工作就是街巷巡查、入戶宣傳。
去年以來,金魚巷實施“黨員+巷長制”,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激活基層治理效能。
“我是黨員,也是金魚巷的居民,和鄰居們相處多年,開展工作更便利。”鄭衛治充分發揮金魚巷“黨員+巷長制”優勢,利用巷內居民之間的熟悉度,引導居民自管自治,協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熟悉社情民意
宣傳精準到位
“大家不要在外面聚集了,口罩要戴起來,身體最重要。”日前,在一次巡查中,鄭衛治發現幾位居民在巷口圍坐泡茶,趕忙過去勸阻,分發疫情防控宣傳單,仔細宣傳、講解。疫情發生以來,她與副巷長許添丁一起,逐門逐戶走訪居民、商家,認真做好防控宣傳、排查登記工作。
“我熟悉這里的建筑,也熟悉這里的人。”鄭衛治介紹,自己常住金魚巷,知道哪棟房子有人居住,什么人住在那里。有人居住的,鄭衛治入戶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教,了解排查居民旅居史。有些住戶尚未返回鯉城,鄭衛治就登記戶號,報送給社區居委會,由社區統一進行電話通知,加大疫情防控宣傳。
“我們先進行摸排,社區就不用重復做工作,也減輕社區的防控壓力。”鄭衛治說,這樣能夠避免重復入戶,也預防交叉傳染的風險。
“社區有什么宣傳材料,都是鄭巷長來領回,挨家挨戶宣傳。”海清社區工作人員林莉萍說道,由于金魚巷住戶老人占多數,他們習慣通過電視等傳統方式了解疫情資訊,信息渠道相對單一。所以,每當有新通告或者防控材料,鄭衛治都是第一時間前來領取,送到他們手中。
鄭衛治說,因為天天宣傳,現在巷子里小孩看到路人沒戴口罩,也會上前提醒,“厝邊頭尾感情都很好,比較好溝通,現在大伙兒都很有防控意識。”
良性互動促和諧
無縫銜接更安心
因為和左鄰右舍熟悉,鄭衛治這個黨員街巷長與群眾之間實現了信息互通、相互促進和監督反饋的良性循環。
前幾天,在日常巡查中,有居民向鄭衛治反映,金魚巷有名外地租戶剛剛回到出租屋,“因為不知道他有沒有向社區報備,附近居民都很擔心。”鄭衛治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該出租屋查看,證實該租戶確已返回后,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給社區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告訴我,租客回來后,社區已根據要求采取相應的措施。”鄭衛治了解情況后,立即將信息反饋給出租屋附近居民,消除大家的不安情緒。“特殊時期,既要防控疫情,也要防謠言猜疑,讓居民安心,社會才會安定。”
隨著鯉城有序復工復產,一些商戶陸續開店營業,社區工作人員時常帶著宣傳品走街串巷做疫情防控宣傳,其中有一些防控宣傳小旗子。鄭衛治向社區提出建議,把小旗子掛在商鋪門口,能夠更醒目地提醒大家,宣傳效果更好。
社區采納了鄭衛治的建議,將防控宣傳小旗子交給她,由她分發給新復工的商戶,插在店鋪前顯眼的位置。
“金魚巷就是我們自己的家,做好疫情防控,我們自己也安心。”鄭衛治表示,自己是一名黨員,也是金魚巷的“自家人”,和群眾最近,更需要擔負起責任,配合社區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工作,一起守護金魚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