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堆積,樹枝橫叉,滋生蚊蟲,曾經的“臟亂差”,變身環境優美的小公園,成了居民閑暇之余的“打卡點”。“鵝卵石步道”“下棋”“泡茶”“孩子玩耍”……鯉城區金龍街道后坑社區居民期待的場景,如今都在龍眼公園一一實現。春節前,后坑社區還有其他3塊閑置空地也要變身休閑公園。
閑置空地大變樣
居民休閑需求社區來滿足
昨天,筆者來到后坑社區的龍眼公園時,幾位居民正坐在石凳上話家常。“公園建成后,居民有空都會來這里聊家常、鍛煉身體,也有一些學生到這里做作業。”后坑社區工作人員小謝介紹,經過一個多月的施工,龍眼公園于10月中旬建成。
而改造前,這塊空地曾是衛生死角。
“設計方案由社區‘村級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畫家林捍陽主稿,并根據居民的意見進行修改。”小謝說,社區事先向居民征集意見,整個改造方案綜合考慮滿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鵝卵石步道”“下棋”“泡茶”“孩子玩耍”……居民們設想的場景,都已一一實現。
“社區接下來還將對三塊‘臟亂差’空地進行改造,也都是改造成休閑小公園。”據小謝介紹,三塊待改造的空地分別位于社區的水庫邊路、大路溝、下厝巷。目前,初步的設計方案已經出爐,待進一步完善后,施工隊將進場施工,預計在春節前完成改造。
社區排水系統改造
污水橫流、積水問題將成為歷史
建設美麗社區,后坑社區不只改造閑置空地,還要改造轄區內25條排水溝。
筆者跟隨小謝在社區“巡邏”發現,由于社區里的排水溝大都為明溝、且深淺不一,不少居民的生活污水排出來后,漫溢出水溝,直接流淌到路面,有些溝渠堆滿垃圾,不僅影響社區容貌,也成為社區衛生保潔的一大困境。
“我們昨天已經完成招投標,與施工單位簽訂合同。”小謝說,本周內施工單位便會進場施工,對25條排水溝進行改造,預計工期60天。改造完成后,社區的排水系統將更進一步完善,路面將不再有污水橫流的現象。“改造過程中,我們也會根據居民的意見,增加需要改造的排水溝數量,只會增不會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