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公布的2017年“兩項督導”和“教育強縣(市、區)”督導評估結果中,鯉城區被認定為福建省首批“教育強縣(市、區)”,全省僅6個縣(市、區)獲此榮譽!
同時,鯉城與全省其他13個縣(市、區)一同入選“2017年度福建省教育工作先進縣(市、區)”名單。
長期以來,鯉城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把創建全省首批教育強區作為推動教育發展的核心目標和首要任務,科學確定教育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平等享受優質教育。
狠抓隊伍
名師數量全市前列
今年51歲的王莉青是泉州第七中學一名高中地理教師,學生們親切地叫她“王媽媽”,今年她被評為福建省特級教師,與她一同獲此榮譽的還有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學教師連玉環。王莉青表示自己能獲此榮譽與鯉城區對教育的重視密不可分。
招考教師保障師資、開展校際交流、多元化培訓提高教師素養……為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鯉城區堅持把教師作為教育發展最寶貴的基礎性資源,從人才戰略高度出發,建設一流的教師隊伍。
9月11日公布的2018年度“泉州市教育世家”名單中,鯉城區教育科學研究所王達家庭、泉州第七中學洪明良家庭榜上有名。截至目前,鯉城共有市級教育世家15戶,市級以上中小學名教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118人,位居全市前列。
教育惠民
外來工子女就學“零拒絕”
“去年9月,孫女瑩瑩順利地在東門實小報上名了,學校好離家又近,她每天上學都很開心。”從永春來市區務工的徐阿婆說起這件事總是樂得合不攏嘴。瑩瑩正是鯉城區教育惠民政策的受益者,是隨遷子女“有書讀”“樂讀書”“讀好書”的一個縮影。
在保障轄區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鯉城區統籌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問題,實現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鯉城就學“零拒絕”,并與本地學生享有同等的義務教育政策。
一堂堂閩南特色校本課讓隨遷子女認識泉州,一次次外來工子女夏令營讓隨遷子女感受到關愛,鯉城區深度推進融合教育工作,讓隨遷子女“樂讀書”;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鯉城區通過完善助學貸款政策、擴大獎助學金規模和覆蓋面,讓隨遷子女“讀好書”。
教育改革
推行“一校一特色”
一提到鯉城區實驗小學,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小刺桐合唱團”,這個合唱團成立于1996年,去年7月,在中國合唱協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魅力校園”合唱節上,他們憑借一首《年少的味道》將一等獎收入囊中。
作為學校重點建設的特色藝術教育,“小刺桐合唱團”早已成為該校的一大特色,除了 “小刺桐合唱團”,“南拳”“空中英語”亦是該校的特色,這三朵特色之花吐露芬芳,每日沁入師生的心脾,和師生校園生活如影隨形,在學校教育中烙下深深的印記。
特色是一所學校優質發展的生命點,鯉城區鼓勵學校張揚個性、特色發展,打造品牌。“一校一特色”已成為鯉城教育內涵發展、優質發展的品牌標識。截至目前,全區33所中小學已有16所學校形成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