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3日訊 明代李贄的思想影響日本明治維新,泉州與巴林王國在歷史上曾有淵源……昨天上午,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工商理事會許連捷主席一行31人,考察泉州聚寶城南文化街區等項目。考察團成員中,就有日本和巴林來的嘉賓。
參觀天后宮,許連捷向嘉賓介紹相關情況
當天,嘉賓們參觀了天后宮、德濟門遺址,以及萬壽路、聚寶街。在天后宮廣場眺望德濟門遺址,這里恰好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擁抱中國”的視角。在萬壽路的李贄故居,嘉賓們對李贄思想中的“商賈亦何鄙之有”(意為商人經受住壓力忍辱負重,不應該受到人們的輕視),紛紛表示贊許。
鯉城區副區長張刺治向嘉賓們講解“海絲明珠 聚寶城南”項目時,介紹了歷史上泉州與波斯灣畔的島國巴林的關系。原來元代泉州著名海商、政治家蒲壽庚有一位女婿,名叫佛蓮,正是從巴林遠道而來的。工商理事會副主席、巴林前建設部長謝赫易卜拉辛表示很驚喜,沒想到泉州還將他們國家寫入歷史中。
鯉城區委書記黃陽春、區長許宏程表示,期待聚寶城南文化街區平臺能夠成為海陸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最重要的交流載體,盡可能為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工商理事會開展經貿、文化、投資活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城市,鯉城核心區6.41平方公里的古城,特別是聚寶城南片區到處遍布海絲印跡,經久流傳著的海絲故事,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同的文化遺產。在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申報世界遺產的契機,中國有31處遺產點,泉州有14處,其中有4處位于鯉城。(海都記者 吳月芳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