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下課,是王老師每天的“必修課”。
學生到鎮里上學,他依然堅持接送
在招坑小學就讀的學生多是留守兒童,他們中有的跟隨爺爺奶奶,有的則被父母寄住在親戚、朋友家里。“孩子的感情很脆弱,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更需要關心和愛護。”王金平用愛,小心呵護著一顆顆幼小的心靈。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王金平記得,有個清瘦、文靜的學生王志強,作業按時完成,從不遲到早退,遵守課堂紀律,學習成績也不錯,是個典型的好學生。可他從來不笑。原來,王志強的父母在外打工3年沒有回家了,弟弟跟在父母身邊,他卻留在老家。他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他只是個孩子,童年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應該是花是草是快樂是夢想。人生只有一個童年啊!”看著沒有歡笑的王志強,王金平心里十分著急,他把更多的關注悄悄地放在這個孩子身上。王金平聯系到學生家長,告訴他們父母的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多重要。家長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接受了老師的建議,平時盡量多回家看望孩子。王金平讓班級里的活躍分子主動找王志強玩,上課也常常特意關照王志強,漸漸地,孩子變得開朗起來了。
王秋梅同學的父母外出打工少有回家,家中只有年邁多病的奶奶。在讀一年級時,王金平經常到她家中接送她上學,王秋梅二年級升到蘆田中心小學就讀,路途遙遠,在學校寄宿,周末回家,王金平也是堅持接送她。秋梅的奶奶生病,王金平陪她帶奶奶去看病。王金平還常常給她一些買零食的錢。秋梅在中心小學讀書不適應,成績不佳,王金平引導她改變學習方法,秋梅的成績漸漸取得進步,現在秋梅即將升上四年級,跟王金平老師的感情就像父女一樣。
提起曾經教過的學生,王金平如數家珍。他的耐心、責任心猶如陽光,照亮了一個個孩子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