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既是人生必經的成長階梯
亦是推動歷史向前的澎湃力量
從五四運動點燃覺醒火種
到新時代“把論文寫在
祖國大地上”的鏗鏘誓言
從抗洪一線的挺身而出
到祖國邊防的忠誠守護
八閩熱土上的青春力量
始終與國家脈搏同頻共振
一代代福建青年
用青春書寫時代答卷
詮釋著“時代擔當”
↓↓↓
勇立潮頭 振臂高呼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
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徹底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五四運動的爆發
與閩人關系密切
福建閩侯人林長民首先在
《晨報》上披露巴黎和會上
中國外交的失敗
冰心公開發表第一篇文章
《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
鄭振鐸寫了《五四運動的意義》
許地山、鄭天挺、朱謙之走上街頭
為廣大群眾振臂高呼
……
為了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
這些閩籍愛國青年緊隨運動的潮流
選擇挺身而出
毅然投身到這一偉大斗爭中
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重大任務
他們是那個時代青年的楷模
五四風雷,激蕩百年
奮斗精神 一脈相承
回望五四
那個時代已不可復制
而福建青年的使命擔當
卻依然在流傳
積極投身祖國建設
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
百廢待興
社會的各個方面都需要恢復和建設
青年們建設祖國的熱情高漲
在這段火紅歲月里
輝映著福建青年闊步向前的足印
足印中,他們的樣子特別有“范”
1964年10月16日15時
羅布泊一聲巨響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只有26歲的福建人林俊德
帶領小組負責研制測量
核爆炸沖擊波的壓力自記儀
獲得了當時證明核爆炸的重要數據
還拿到了國家科技進步獎
此后
他一直扎根在大漠戈壁
參與了中國全部的45次核試驗任務
……
他是時代楷模
青年榜樣
團結協作 振興中華
1981年11月16日
在日本舉行的
第三屆女排世界杯比賽中
中國隊3:2戰勝日本
以七戰七捷的全勝戰績
首奪世界冠軍
開啟了中國女排“五連冠”的黃金時代
時值改革開放初期
女排姑娘們的頑強拼搏精神
極大鼓舞著全國人民
“學習女排,振興中華”
成為一代中國人的精神印記
2010年6月,
福建發生了歷史罕見的
特大暴雨洪水災害和泥石流
山體坍塌等嚴重地質災害
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福建的青年解放軍戰士
和武警官兵沖鋒在前
用自己的身軀筑起一道銅墻鐵壁
73117部隊、73301部隊70分隊
73331部隊90分隊等部隊
在抗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他們身上
我們看到了中國人不可壓倒
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
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2020年6月
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
悍然越線搭設帳篷
發起挑釁
陳祥榕在沖突中突入重圍
營救戰友,英勇戰斗
奮力反擊,毫不畏懼
直至壯烈犧牲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這是18歲的陳祥榕寫下的戰斗口號
班長問他:
“你一個‘00后’的新兵,口號這么‘大’?”
“班長,這跟年齡沒關系
我就是這么想的
也會這么做的。”他堅定地說
鄉村大地綻放生命之花
2021年8月
在防抗“盧碧”臺風工作中
孫麗美因公殉職,年僅44歲
……
孫麗美生前系霞浦縣松山街道
古縣村黨支部書記
她自覺踐行黨的宗旨
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間
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傾情投入、奉獻自我
幫畬族村寨疏通涵洞
幫村里鄉親打開心結
帶領大伙兒勇闖富路
……
她用美好青春詮釋了
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當前,福建全省上下
持續深化拓展
“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
青年們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干字當頭、篤行不怠
在千行百業中
敢于創新,奮勇爭先
剛榮獲2025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獎的
“90后”青年茶人方舟
他將所學知識與前輩們的經驗相結合
幫助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在非遺傳承的工坊里
越來越多青年
以指尖匠心守護千年技藝
在科技創新的實驗室中
“90后”“95后”工程師
用代碼與算法
叩開數字中國的未來之門
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
一批批“新農人”正激活山海經濟
在援藏援疆的征途中
還有一群年輕身影
以初心為甲踐行使命擔當
……
歷史長河奔涌,
青春始終是八閩大地最激昂的浪花。
昂揚的奮進號角,追夢的步履不停,
當“強國有我”的誓言
融入“敢為天下先”的閩人基因,
福建青年正以奮斗為筆,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藍圖上
寫下最鮮活的注腳。
技術:戴驍 李莎莎(圖片由AI輔助生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