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菲律賓士兵乘裝甲車在遭受臺風重創的塔克洛班市巡邏,協助當地恢復社會秩序
閩南網11月13日訊 12日,菲律賓遭強臺風“海燕”襲擊已經過去4天。然而,滿目瘡痍的菲律賓救援進程仍緩慢,災區部分地方混亂。在中國香港休整的“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11日接到起航命令,前往菲律賓海域支援救災。
美聯社11日援引專家觀點報道,“海燕”之所以在這個島國如此肆虐,除它本身勢力強勁,還有不少人為因素,包括建筑物不牢固、貧窮以及人口激增。
塔克洛班被摧毀裝甲車出動維秩序
在新華社馬尼拉分社記者趙潔民看來,不僅僅是斷電和通信中斷,塔克洛班“整座城市幾乎被摧毀”。菲媒報道說,“海燕”帶來的暴雨導致當地洪水泛濫,水面漂浮著多具遇難者尸體。洪水退去,一些尸體被帶入海中,另一些則散落街頭。
因遲遲領不到救援物資,災區不時出現哄搶事件。原本擁有22萬人口的塔克洛班市處于無序狀態。菲律賓政府正從首都馬尼拉和其他周邊城市調配軍警前往支援。同時,下令用裝甲車設置關卡,頒布宵禁令,限制人們活動。
民眾不滿政府救災不力。48歲的卡蘿爾·曼帕在重災區萊特省首府塔克洛班市機場告訴法新社記者:“這里什么都沒留給我們。我們的房子沒了,沒有錢,沒有文件、護照或學校記錄……請告訴當局幫助我們。食品在哪里?飲用水在哪里?軍方在哪里收集尸體?”
多方出手助菲美英紛紛派出軍艦
迄今,20多個國家和國際團體已表示愿意捐款、捐物,慰問幫助災區。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說,一架貨機12日飛抵菲律賓,運去60噸援助物資。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同樣正組織向菲律賓空運救援物資,包括醫藥物資。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11日宣布,從聯合國中央應急基金首批撥款2500萬美元,為受臺風“海燕”影響的菲律賓災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美國駐菲律賓軍隊已參與幫助賑災。美國國防部長查克·哈格爾11日下令“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前往菲律賓海域支援救災,多艘美軍戰艦同行,預計48至72小時內抵達菲律賓海域。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同一天宣布,派遣一艘停靠在新加坡附近的軍艦“開足馬力”前往菲律賓救援。
聲音
目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正在部署部隊協助菲律賓人民,這不只是對盟友和它的人民的善意。當美國在亞洲的力量和目的遭到質疑之時,美軍作為第一個最快的反應者也在提醒人們,美軍在這一區域仍有著最前沿的部署。——環球時報
□原因
木頭茅草建房防災救災不力
“海燕”何以給菲律賓帶來如此慘重損失,還要從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說起。菲律賓由大約7000個島嶼組成,處于全球風暴最活躍的地區。另外,科學家分析,全球氣候變暖也是導致大災的原因之一。
然而,美國邁阿密大學颶風專家布萊恩·邁克諾爾迪認為,“海燕”重創菲律賓,天氣因素只占一小部分,75%至80%的責任應該歸咎于人。
氣象學家說,重災區的極度貧困和人口激增“放大”了“海燕”的破壞力。人口普查報告顯示,塔克洛班市三分之一的住宅外部為木墻,七分之一的住宅的頂棚是茅草。邁克諾爾迪說,這樣的建筑條件,即便是比“海燕”威力小的臺風,也會帶來巨大損失。“這些住宅都是定時炸彈?!?/P>
另外,外媒評論稱,本次臺風造成嚴重損失的另一個原因是菲律賓政府“防災不夠、救災不力”。此外,菲律賓的一些學校、政府大樓等避難場所的建設根本無法抵御臺風,許多避難者在避難過程中反而成為受害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