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隨著西溪濕地公園的開建,位于江濱路的“海西美食廣場”也即將拆除,這意味著江濱路即將告別大排檔時代(詳見本報2月29日的報道)。
大排檔,曾是江濱路上一道風景線,很多市民都在那里吃過飯。這下要拆了,還是引起市民的懷念。懷念的同時,市民不忘向政府提建議,能否在江濱路一帶,建一個美食排擋成,以后濕地公園建好了,有得玩,還有得吃。龍文區郊野公園建設指揮部表示,市民的建議很好,在公園規劃設計時,將充分予以考慮。
江濱路上 曾經大排檔云集
大排檔曾是漳州江濱路沿線的一道風景線,江濱路的大排檔具體起源于何年何月,現已無從考證。“至少10多年了啦。10年前,我就曾在洋老洲的一艘開在船上的大排檔,請朋友吃過飯。”酷好漳州美食的陳先生說,那時候,江濱路還沒建,一些有眼光的老板紛紛在洋老洲的舊江堤里面,沙場邊上,租個場地,開起了大排檔。
由于可以迎著江風看水景,而且價格適中,江濱大排檔馬上成為許多漳州市民聚餐的好場所。洋老洲大排檔的成功,使得許多人紛紛效仿,先后在漳州大橋下建起“海西美食廣場”,九龍江對岸建成“白鷺洲大排檔”、“橋南大排檔”等,不過相比江對岸,江濱路沿線的排檔城顯得更熱鬧些。
“大酒店里吃飯,東西貴,而且又吃不飽。”陳先生說,如果不是商務活動、宴請領導什么的,朋友同學聚餐大家更習慣到江濱路。一時間,每到夏夜里,江濱路的各家大排檔,個個爆滿。
告別江濱大排檔 市民還是有點不舍
因為建九龍江西溪北岸親水公園(薌城示范段)的需要,江濱路漳州大橋下的“海西美食廣場”即將拆遷,這意味著,曾經是漳州的大排檔最集中的江濱路,將告別大排檔時代。
“拆了后,以后吃飯要去哪里啊?”在漳州當地一個論壇上,一些網友表示,一個夏天聚會的好去處就這樣拆了很可惜。
不過,也有許多網友認為這些大排檔,污染了環境,支持拆除。“衛生條件偏差了一些,檔次偏低。”市民林先生說,江濱路的大排檔一般都是簡易搭蓋的,所以不可能有很好的就餐環境,而且有個別商家直接往江里排污水,污染環境。
“今年還沒開始營業呢,看來得重新找個地方經營了”朱小姐就經營海西美食廣場的一個檔口,她告訴記者,大排檔場地是向當地村民租來,然后自已投資建設。由于這些大排檔基本屬于露天或半露天的,一般只經營夏天幾個月。
“政府會不會重新選址一個地方,重建排檔城啊?”朱小姐希望政府能妥善安置這些經營戶。
市民建議:重新選址 建江景排擋城
“其實,正在興建中的濕地公園里,可以選一個地方建一個有漳州特色的江景排檔城。”市民老林說,濕地公園沿著九龍江岸,全長9公里多,不可能都沒一個吃飯的地方吧?如果有關部門能從中選出一個臨江的地方,統一規劃、統一設計一個美食大排檔的地方,而且排污什么的,統一處理收集,那么未來許市民或游人到西溪濕地公園觀賞后,也有一個落腳吃飯的地方。
“大排檔可以經營九龍江河鮮及漳州傳統小吃,如果這個美食排檔城能從內外環境的硬化、綠化和美化工作,提升整體水平,或許或能成為城市的一個亮點。”老林說。
“這個建議很好,其實廈門海滄的沿海濱一帶,也建了許多海鮮排檔,很有特色。”聽到市民的建議后,龍文區郊野公園建設指揮部一相關負責人說,最近正在進行西溪濕公園的規劃設計方案,他們將充分考慮市民的建議。(本網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