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想賣?
“紅塔在云南白藥上的投資收益率,算上白藥十年間的累計分紅和送轉股,大概有15倍”。
事后證明,陳發樹在云南白藥上遭遇了滑鐵盧,這場股權爭奪漸漸演變成長達兩年多的“長夜噩夢”。
數位新華都高層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埋下“國資委審核批準后方能實施”附加條款這一定時炸彈的關鍵人物是云南紅塔副總劉會疆。
公開資料顯示,劉會疆是云南紅塔集團副總裁,同時兼任云南白藥副董事長、昆明制藥副董事長,以及紅塔旗下多家創投公司的重要職務。
一位新華都高層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道,當時在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全過程中,劉會疆是云南紅塔簽約代表,股權轉讓協議也主要由他操刀,“云南紅塔轉讓云南白藥股權時需要國資委批準”就是在他要求下寫進協議的。
不過,陳發樹及其團隊并不重視這一條款。前述新華都高層人士也解釋說:“當初我們以為上報國資委審批只是走流程,而且,中煙總公司在2009年1月4日的正式批復文件也是同意的,我們沒想到國資委會不批,更沒料到中煙總公司會出爾反爾,所以同意了細節條款。”
“現在看來,劉會疆當初在協議中設了一個圈套,我們被耍了。”該高層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紅塔企劃部一位員工則對南方周末記者否認了這一說法,“劉總當時操作轉讓協議時,咨詢了很多法律界和證券界的專業人士,參考了國家和有關部門制定的股權轉讓的法律法規后,才起草協議合同,各項條款均按照相關法規撰寫,并非故意設下圈套。”
為此,南方周末記者致電劉會疆,他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接受采訪。
一位與劉會疆關系密切的云南投資界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云南中煙公司下達同意股權轉讓的批復后,云南紅塔高層內部對賣掉云南白藥股份產生分歧,“劉會疆為首的數位高層其實并不想賣”。
據這位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劉會疆在紅塔集團中是操刀金融資產和生物醫藥投資的核心人物,在劉主導下,紅塔控制了多家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并參股多家生物醫藥公司,“當時云南煙草系統在非煙投資中產生大量不良資產,劉會疆主導的金融和醫藥投資反而回報不俗”。
回報特別驚人的正是云南白藥,如果從1999年紅塔第一次收購云南白藥法人股開始到2008年轉讓給陳發樹,“紅塔在白藥上的投資收益率,算上白藥十年間的累計分紅和送轉股,大概有15倍”。
根據公開資料,2008年云南白藥收入57.2億元、凈利潤4.65億元,收入和純利規模分別是1999年的24.7倍、13.9倍,股價也在這10年中翻了10倍。
“劉會疆與云南白藥管理層的配合也很好,雖然紅塔在2008年已經獲利頗豐,但仍看好白藥,不舍得賣。”這位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筆交易得以進行,是因為中國煙草總公司高層、云南中煙高層,乃至紅塔部分高層,當時出于清理非煙資產的戰略,都有出售白藥的意愿。“劉會疆當時處境很尷尬,雖與白藥感情很好,但在上面壓力下,劉還是成了主刀與陳發樹談判股權轉讓的紅塔方代表。”
“談判時劉會疆提了很多苛刻條件。”新華都一位投資經理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比如要求非外商投資企業,提前支付2億元保證金,5日內一次支付22億元轉讓款,還要求陳發樹一年半不得賣出白藥,甚至只留給陳短短的5天決策時間。“這些條件陳總毫不猶豫就答應了,甚至提前把22億一次性打入紅塔賬戶。”
2009年9月10日,陳發樹一擲22億,拍下云南白藥12.32%的股份,當時,他的購入價略低于當時云南白藥的市場價;3年過去了,該投資的賬面價值增長至52.87億,但,拿不到股權的“陳秋菊”只能望股哀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