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三明市梅列區洋溪鄉清楓谷生態農業公園緊鑼密鼓地推進生態餐廳建設,園內機聲轟鳴,一派熱火朝天景象。目前,清楓谷生態農業公園已完成景區內3.5公里道路及生態養殖大棚建設,根據計劃,將于2017年底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及展示廳、采摘果園大棚、兒童親水樂園、民宿30間,并完善園區綠化、景觀、旅游標識等配套設施。
“好山好水好風情、數一數二數三明”。近年來,我市立足綠野青山、源頭活水、美中勝景的資源稟賦,以重大旅游項目建設為抓手,潛心培育城市旅游品牌,大力發展旅游新業態。如今,市區已擁有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家、省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2個、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2個、五星級旅游飯店2家、三星級旅游飯店6家,旅行社13家。目前,市區在建旅游項目共8個,總投資13.8億元,已完成投資1.6億元,清楓谷生態農業公園就是8個在建旅游項目之一。
穩步推進,打造市區特色旅游業。在梅列區,瑞云山國家4A級旅游景區——碧溪生態休閑旅游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完成景區游客服務中心選址和初步方案設計,及景區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初步方案設計和景區標識標牌方案設計;三明郊野國家地質公園梅列片區建設項目,已完成地質博物館分館的初步選址和方案設計,旅游生態路工程前期審批工作也基本完成,并以PPP模式招標建設。
在三元區,格氏栲森林公園率先開展智慧景區建設。目前,景區游客服務中心用房改造竣工,并新建生態停車場2000平方米,實施景區游步道木棧化改造2200平方米,建設觀景臺一座;在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中,已完成遺址環境整治一期、一期綠化工程、公園主干道路建設、船帆洞展示工程、部分公園配套設施建設,并擴建博物館、新建游客服務中心及深化停車場等公園配套設施方案設計;在濕地公園二、三期項目建設中,二期綠化和墩頭村100畝征遷工作已完工;在三明生態新城濕地公園歡樂大世界建設中,小品池、兒童戲水池、漂流河滑道設備基礎建設竣工,造浪池基礎基本完工,水寨池、兒童池基礎和辦公室、宿舍主體正在施工;在鄉村旅游綜合開發項目建設中,樓源村至十八寨古村落5公里道路整修如期完成,并新建生態停車場1500平方米,已編制古村落保護利用總體規劃并通過省、市評審。此外,鄉村旅游綜合開發項目還新筑“雞窩”休閑山莊1處,特色民宿1幢,休閑魚塘1處,面積約2000平方米,新增鄉村民宿46間(套),并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投入資金200多萬元,持續推進龍泉村、白水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
立足根本,放眼未來。2017年,市區將續建、新建10個總投資25.5億元的重大旅游項目,計劃當年完成投資3.3億元,同時,策劃生成13個總投資30.4億元的預備、招商項目對外招商。扎實
推進“一園兩帶一中心兩平臺”項目建設。其中包括,三明郊野國家地質公園建設,加快萬壽巖、瑞云山、大佑山、七仙洞等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以地學探秘和郊野休閑為主要特色的研學康養勝地。三元區著重培育形成以“百年栲、千年寨、萬年居、億年泉”為特色的休閑旅游帶,梅列區以瑞云山——大佑山國家地質公園開發建設為依托,串聯沿線的大源、宗南、碧溪、長溪等鄉村旅游特色村,形成以地學科普和郊野休閑為特色的休閑旅游帶。并全力推進三明南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建設,聯合三明機場、三明北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全力打造全市旅游集散綜合服務平臺。整合市區旅游營銷平臺,加大營銷獎勵力度、組織開行旅游包機、開通抵達市區主要景區旅游直通車。同時,鼓勵旅行社進駐動車通達目標市場設立分社,常態化開通動車專線游,做旺市區旅游人氣。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日前,市政府辦印發《加快市區旅游經濟發展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強化推進機制,爭取資金扶持,全力推進市區旅游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