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評級在新發布的專題報告中指出,房地產風險敞口目前成為中資銀行生存力的最大威脅,這是因為銀行系統對房產抵押有一定依賴性而且房地產和其他經濟部門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
惠譽預計,獲得惠譽評級的銀行的房產抵押貸款,即住宅抵押貸款和房產抵押企業貸款,已經比2008年底時增長了400%,而銀行總貸款增長260%。房產抵押貸款現在已經占到這些銀行總貸款的40%。住宅抵押貸款自2008年底以來翻了3倍以上,房產抵押企業貸款同期增長了將近5倍。房產抵押不僅在地產開發商貸款和地方政府融資工具中大量使用,同時也在公司和小微企業借款人中日漸廣泛。
抵押原本的目的在于降低銀行風險;但是企業貸款中房產抵押量的上升可能會增大銀行破產的風險。這是因為廣泛使用這種抵押降低了貸款的風險認知度,加劇了中國的債務累積并將不動產風險傳播到其他經濟部門。
銀行一般相信房產抵押可以在發生貸款違約時為銀行提供可靠、及時的保護,而且認為低貸款價值比可以在房地產市場下滑時提供充足緩沖。但是惠譽認為,貸款價值比低可能未必能幫助銀行規避大規模損失。近期的金融危機表明,房產抵押的估價可能存在很大誤導性,因為房地產價值波動劇烈,而且市場調整往往十分突然,這種抵押品的價值在國內實際執行時會因為各種障礙而嚴重受損。
惠譽認為,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可能性較低,但低迷帶來的影響較大,例如可能會導致信貸緊縮并迫使企業借款人承受較為動蕩去杠桿過程。房價暴跌會損害抵押品的價值,弱化銀行的借貸能力并增加借款人的違約風險。
因此,鑒于中資銀行的損失吸收能力一般,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可能會威脅到這些銀行的償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