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著力擴大民間投資;部署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加快“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確定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措施,推進新型城鎮化滿足群眾住房需求;部署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以改革創新擴大有效內需。
專項督查
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
會議指出,民間投資是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重要支撐力量。當前民間投資增速有所回落,必須采取有力措施,推動相關政策落地,進一步放寬準入,打造公平營商環境,促進民間投資回穩向好。
會議決定,在各地、各有關部門對政策落實開展自查基礎上,國務院派出督查組,圍繞國務院2014年出臺的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相關文件落實情況,選擇部分地區進行督查,同時開展第三方評估。
整改存在問題,克服不作為現象,完善鼓勵民間投資政策,尊重和維護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創新活力。
工作部署
電信企業對“雙創”基地進一步提速降費
會議認為,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中國制造2025,是深化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新經濟,加快“中國制造”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舉措。
1.支持制造企業建設基于互聯網的“雙創”平臺,鼓勵地方依托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建設“雙創”示范基地。深化工業云、大數據等應用,匯聚眾智,促進協同研發和技術擴散。
2.發展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開展智能生產系統解決方案試點示范。
3.推動中小企業制造資源與互聯網平臺對接,打造制造、營銷、物流等一體化新生態。
4.放寬新產品、新業態市場準入,加大財稅、金融、用地等政策扶持,鼓勵電信企業對“雙創”基地寬帶接入進一步提速降費,支持金融機構利用“雙創”平臺提供一站式系統化金融服務。提高工業信息系統安全水平。
確定措施
增加租賃住房用地供應
會議認為,實行購租并舉,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加快改善居民尤其是新市民住房條件,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
1.發展住房租賃企業,支持利用已建成住房或新建住房開展租賃業務。鼓勵個人依法出租自有住房。允許將商業用房等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
2.推進公租房貨幣化,政府對保障對象通過市場租房給予補貼。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生和青年醫生、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凡符合條件的應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
3.完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增加租賃住房用地供應。
4.強化監管,推行統一的租房合同示范文本,規范中介服務,穩定租賃關系,保護承租人合法權益。
穩步擴大低空空域開放
工作部署
會議認為,發展通用航空業,有利于完善綜合交通體系,培育新增長點,帶動擴大就業和服務業升級。
1.加快在偏遠地區和地面交通不便、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和人口密集、地面交通擁堵嚴重的城市建設通用機場,在農產品主產區、重點國有林區等發展通用航空,滿足搶險救災、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工農林業發展等需要。合理確定通用機場標準,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建設。
2.加快通用飛機、導航通信等核心裝備研發應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擴大通用航空在資源勘查、環境監測、運輸服務等領域的應用。
3.穩步擴大低空空域開放,簡化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備案。強化安全監管,確保飛行和空防安全。
據新華社
現場
總理引用順口溜 批地方政府不作為
“說實話,一些民營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而是‘沒門’!不知道‘門’在哪兒!”5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直言,“因此,必須進一步放寬準入,讓民間資本投資‘有門’!”
有關部門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民營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所占比重超過60%,民營經濟對GDP貢獻超過60%,民營經濟為全社會創造就業崗位占到80%以上。“我們常說,就業穩,經濟就穩、社會就穩。”總理說,“因此,必須采取有力措施,推動相關政策落地,進一步放寬準入,打造公平營商環境,促進民間投資回穩向好。”
“一些民營企業不知道‘門’在哪兒”
本屆政府成立之初,李克強曾就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部署開展第三方評估。他在5月4日的常務會議上說,過去,我們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但關鍵是這些政策沒有完全落到實處。
有關部門在匯報中說,近年來,我國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快于整體投資增速。但從去年四季度特別是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民間投資增速有所放緩,占全部投資的比重也出現下降。
李克強強調,民間投資是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重要支撐力量。對于當前民間投資增速有所回落的原因,要通過督查深入評估,認真分析解決。
“說實話,一些民營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而是‘沒門’!不知道‘門’在哪兒!”李克強說。
“只要清白,官員和企業家打交道有什么顧慮”
會上,國務院一位領導同志談到,當前,部分地方出現了一種現象:央企、國企負責人前來投資、合作,當地會大力宣傳,但民營企業來談合作,政府負責人卻不敢和他們“打交道”。
“確實,有些地方負責人見一下民營企業家還‘偷偷摸摸’的,好像民企‘矮人一頭’似的!”李克強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明確提出,要構建新型的政商關系。只要清清白白,為了事業發展,政府官員和企業家打交道有什么顧慮的呢?”
“我們一直強調要激發創新活力,企業家精神就是創新的核心組成部分。包括我們力推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要弘揚企業家精神。”李克強說,“今天的小微企業可能就是明天的小巨人,今天的創業者可能就是明天的企業家。”
各項政策對國企和民企要“一視同仁”
“我到基層考察調研時聽到,個別地方群眾甚至編出了順口溜,說地方政府當前對民營企業有‘三不’:不聽電話、不接材料、不予辦事。這是典型的‘不作為’啊!”講到這里,李克強加重了語氣,“這怎么服務當地民營企業,怎么支撐當地經濟發展呢?”
李克強指出,各級政府要不斷優化為民營企業的服務。通過本次專項督查,集中整改存在的問題,克服官員不作為等現象,進一步完善鼓勵民間投資政策。
總理強調,要針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適時優化調整民間資本投資政策: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同時優化服務;金融機構要加大對民營企業支持力度;各項政策對國企和民企要“一視同仁”;積極引導城市資本投資農業。
“這方面投資潛力很大啊!我最近在四川考察一個農業集團,這家來自城市的企業,通過引進先進生產模式,發展多種規模經營的現代農業,還通過互聯網拓展銷路,嘗試開創全新的推廣模式。”李克強說,“要積極吸引民間投資投向農業產業,推動農產品銷售創新和農業結構調整。”
李克強最后要求國務院督查組要提高工作效率,盡快拿出針對民間資本投資的修改意見,形成積極引導信心和預期、推動經濟向好的政策硬舉措。據中國政府網
觀察
住房租賃市場面臨萬億蛋糕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措施,推進新型城鎮化滿足群眾住房需求。
我國進行首次住房制度改革,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20多年來,新的供需關系要求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按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司長高志勇的說法,目前租賃市場涉及人口在1億以上,年租金已經突破1萬億元。這一巨大市場也將成為房企轉型升級機遇期。房企進入房屋租賃市場,建立“薄利多租”商業新模式,將創造新供給。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算過一筆賬,按照當前的房地產稅收政策,出租房屋要繳納營業稅、房產稅、所得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累計超過租金收入的20%,再考慮租賃管理成本支出,凈租金收益率只剩下2.5%左右。沒有政策支持,住房租賃市場很難掙到錢,也很難形成規模化,企業不易做大做強。
據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約有25.8%的城市居民租住住房,其中政府廉租房和私人出租住房占比分別為2.7%和23.1%。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租賃住房供給中,機構出租房源往往占到租賃總供給的25%至30%。在房地產迎來存量之際,租賃市場既是未來房地產企業轉型的藍海,也是立足國情、通過公共服務保障住房民生的當然選項。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