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根據莆田市去年環境質量報告,全市現有27個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情況不容樂觀,主要超標污染物為總磷、總氮,主要原因是農業污染、畜禽養殖污染等。根據今年的飲用水源保護和供水保障工作方案,政府將籌集飲用水源生態補償資金6600萬元,用于污染整治項目,建設市第三自來水廠、媽祖城水廠,禁止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繼續開山種果,擴大果園面積,禁止新批礦山開采項目等。
據介紹,在農業污染源方面,庫區一級、二級保護區范圍內的農田、果樹、桉樹等追肥、施藥造成的陸域面源污染物隨雨水徑流進入水庫,水庫周邊部分畜禽養殖場(戶)“反彈復建”,以及庫區長期以來累積的氮磷污染物,直接導致水體水質富營養化。
另外,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部分鄉鎮生活污水、垃圾等收集、清運未及時到位,污水管網和相關處理設施建設較為滯后。同時,飲用水應急保障能力較差,各自來水廠供水管網聯網改造仍未到位。
根據整治計劃,年底將完成對27個鄉鎮級以上飲用水源地防撞設施建設,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禁止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繼續開山種果,不得繼續營造桉樹等速豐林,同時對現有果園及桉樹等速豐林要逐步改造,種植其他闊葉樹混交林,改善林種結構。(海都記者 林養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莆田市區拱辰街道荔湖路藍花楹進入開花期2025-05-0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