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蘇迪羅”已經過去,人們的生活復歸平靜。但是,受臺風影響,涵江區大批行道樹出現斷枝等不同程度受損,城區主要道路以及公園綠地共有12179株樹木倒伏。臺風過境,數百名園林工人還在涵江大街小巷忙碌著。
8月12日,筆者在涵江人民公園見到,園林工人們正在似火驕陽下,忙碌地整理著滿目狼藉的樹木。幾名女工或兩人一組,或5人一群,有的扶正固定枝干,有的將鋸斷的樹木枝條拉到清理車上。重復著看似簡單卻極費體力的活,他們身上的工作服很快就濕透了,臉上的汗水也不斷滑落。“這幾天總是天剛亮就出門,晚上還要加班干活。”園林工人林麗芬對筆者說,干完一天的體力勞作,回家時,經常累得手腳都快抬不起來了。
林麗芬說,這幾天他們組的10多名工人每天都是早出晚歸,一天干10來個小時,清理被狂風刮斷的樹枝。為了搶時間趕進度,組員們累了就在草地上找個地方歇一會兒,吃飯就是在工作場地扒幾口盒飯。筆者發現,不少工人在扶正樹木時,肩膀的皮被擦破了,揮動鐵鍬的手也起了血泡,但是他們卻沒有停歇,依然揮汗奮戰。“雖然辛苦,但是能早日恢復城市整潔的綠色景觀,我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林麗芬說。
在向莆鐵路涵江段綠色長廊,因為臺風來襲,受災的樹木達2000多株,其中倒伏的有不少是香樟、重陽木、美人樹、黃花槐等大型喬灌木,清理難度更大。筆者在現場看到,園林工人陳華盛拿著鏟子,搭檔李斌拿著鋤頭正在挖坑,準備將倒伏的黃花槐重新移種到大坑中。只挖了一會兒,兩人都揮汗如雨,陳華盛拿起一壺2.5升大容量的水壺,猛灌幾口水。“流了太多汗,一天至少要喝4壺水。”
挖好坑后,在起重機的操作下,經過了兩次調整,數噸重的大樹終于被移到樹坑上。陳華盛和現場幾名工人用一條繩子綁住槐樹,調整大樹的方向,保持重心,慢慢將樹木放入坑中,接著,又開始緊張地培土、固定、支撐。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這棵大樹的移種工作終于結束,此時幾位園林工人早已滿身大汗。陳華盛說:“移植大樹需要耐心,基本上每次都要1個多小時,工作累,而且風險大。”
“在臺風到來之前,園林部門就組織人員對以前臺風破壞較大的濱海大道、人民公園、東環等路段的行道樹,進行整枝修剪、防護加固。”涵江區園林處主任鄭建文告訴筆者,早在臺風登陸前,園林處的工作人員就趕赴各地,對城區道路進行巡查,做好清理路障準備,避免臺風來臨時,綠化樹倒伏壓斷供電線路,給行人、車輛帶來危險。
鄭建文介紹說,受臺風影響,涵江城區內的行道樹倒伏較嚴重,園林工人第一時間處理存在險情、影響交通的樹木,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交通暢通。截至8月12日晚,該處共出動搶險人員636人次,機械151個臺班,車輛364輪次,對城區主干道行道樹進行扶植和修復。在園林工人的辛苦努力下,涵江主城區共恢復綠化樹木12000株,清除和運送樹干、殘枝678噸。
眼下,涵江城區災后的綠化修復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園林工人們仍奮戰在一線,用自己的汗水“澆灌”著城市園林,為市民添上一道道綠意盎然的美麗景觀。(朱秀花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