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運來冰塊保存白海豚的尸體
前晚6時許,在石獅祥芝國家中心漁港內,一只中華白海豚被海水沖上沙灘已經死亡。昨日,海洋研究部門將它送往廈門,并將制作成標本。
白色“大魚”被沖上沙灘
前晚6時許,漁民老蔡正在恒輝船舶修造廠干活,突然看到海面上有一條白色“大魚”隨著海浪沉浮。
不久,“大魚”就被沖到沙灘上。老蔡跑過去一看,竟然是一只白色的海豚。海豚通體白色,皮膚很光滑,只可惜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白海豚可是保護動物,老蔡趕緊叫來同伴馮先生等人幫忙,并立即撥打了電話向石獅市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匯報。
連夜制作“冰棺”保存
接到電話后,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小黃等趕到海邊,對這只海豚進行簡單檢查后,立即將現場保護起來,并向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及廈門海洋珍稀物種保護區管理辦公室匯報。
由于擔心海豚尸體會被海水沖走,老蔡和小黃等人一起合力,將海豚搬離了沙灘,并從造船廠里運來了數十公斤的冰塊,覆蓋在海豚尸體上,給它做成了一個簡易的“冰棺”,防止尸體腐爛。
初步判斷受傷導致死亡
昨日上午,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以及廈門海洋珍稀物種保護區管理辦公室等相關工作人員從廈門趕來祥芝。
當工作人員將厚厚的冰塊撥開,一只兩米多長的白海豚展現在眼前。白海豚喙邊有一道15厘米左右的傷口,邊上還有一道血絲,身體也有一兩道舊傷。據小黃介紹,這只白海豚有2.5米長,體重在300公斤左右。
“這只白海豚已經步入老年。”從事鯨豚研究的王博士告訴記者,從膚色和牙齒來看,這只白海豚應該有30歲了,白海豚正常壽命30-40歲,它已步入老年。據他猜測,這只白海豚可能因前喙被螺旋槳打傷,最終導致死亡。
昨日上午11時許,現場人員將這只白海豚抬到了車上,運往廈門。據王博士介紹,白海豚送到廈門后,科研人員將對其進行解剖,調查其具體死因,之后將把它制作成標本,供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之用。
近期白海豚頻現泉州海域
“以前比較少見,現在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的白海豚了。”老蔡介紹說。
“白海豚是受人類影響比較大的海洋生物。”據王博士介紹,白海豚一般在海港內活動,人類的圍海筑堤、漁業誤捕、航運以及海洋工程建設,都會影響到它。這幾年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白海豚在泉州灣海域頻頻出現。近期他準備在泉州灣海域開展白海豚野外生存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