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 送饅頭 見證世間冷暖
店員小涂說,有一天,一名身穿名牌、駕著豪車的年輕男子來到店里買饅頭,還甩出一百元,被拒后罵罵咧咧地離去了。
昨日早晨,在饅頭店門打開前,就陸續(xù)有環(huán)衛(wèi)工、撿荒者趕來,等著第一籠饅頭出爐。
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蘇老伯邊吃饅頭邊說,原以為這幾位小伙子“做善事時間不長”,但沒想到他們堅(jiān)持下來,在這里開店已一個月,“他們真不簡單。其實(shí),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堅(jiān)持這么久”。
70多歲的魏阿伯伸手接過饅頭,如數(shù)家珍般發(fā)出感慨。他自稱是江西人,在這一帶打工,平時手頭拮據(jù),到這家饅頭店已拿了20多天的饅頭。而且,現(xiàn)在他每天只要吃一頓晚飯,這樣每個月最少要省下飯錢幾百元,“真希望這樣的饅頭店越多越好”。
饅頭店員工小涂坦言,這一個月來的送饅頭“善舉”,讓他見證了世間冷暖。有一天上午,他正在做饅頭,突然有一名身穿名牌、駕著豪車的年輕男子來到店里,說要買個饅頭。店員告訴他,這里的饅頭“只送不賣”。沒想到,這名男子掏出一張百元大鈔,就甩到店員面前說道,“饅頭一百元一個賣不賣?”但店員們還是堅(jiān)持不賣,他只好罵罵咧咧地離去了。
“前兩天,店里來了兩名自稱是‘窮人’的男子,他們拿了饅頭后,就開著車離開了。”小涂說,饅頭只送給弱勢群體,希望那些不合條件的人,不要到店里領(lǐng)饅頭,把食物省給那些無家可歸和生活無著落的人。
店里的員工也有很欣慰的,不少人慕名給他們送來了感謝信和鮮花,更多的是給他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
不過,對于“幕后的老板是誰”,店員們還是守口如瓶。他們說,希望記者不要再糾纏這個問題,他們只想做好眼前這些事。
【征集令】尋找草根慈善
在孤寡老人的屋中,總是能看見他們的身影;在殘疾兒童、孤兒的身邊,時常有他們相伴;在弱勢群體遇到困難時,他們總是無償?shù)馗冻鰫坌?。他們,用自己的一腔熱血,為這個社會注入了感動。他們從不求回報,從不求名利。
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草根慈善”,不管是一個獨(dú)自付出的個人,還是一個因?yàn)椤罢嫔泼馈倍奂谝黄鸬膱F(tuán)體。
石獅愛心饅頭店的義舉,讓人們發(fā)出了由衷的感慨和敬意。其實(shí),他們只是用一種“贈茶施粥”的傳統(tǒng),延續(xù)自己的一片愛心。而和他們一樣的人,其實(shí)在我們的身邊并不缺少。
即日起,本報推出“尋找草根慈善”策劃,挖掘我們身邊的草根慈善人士或團(tuán)體。希望用他們的故事,讓愛心如星火燎原一樣,照亮弱者快樂走下去的道路。
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人或者團(tuán)體,歡迎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推薦。
語錄:
“我們的饅頭只送不賣,這些都是為弱勢群體準(zhǔn)備的。”
“饅頭店不需要任何的捐款和捐物,如果有人也想開這樣的店,我們樂于被效仿。”
(本網(wǎng)記者 華健 陳世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