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8月8日是中國第三個“全民健身日”。雖然酷熱難當,盡可揮汗如雨,今天,你健身了嗎?
過去的十多年,隨著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與變化,我們多吃喝了一點、少運動了一點,稍一“享受”生活,就發現身邊的“小胖墩”、“啤酒肚”,以及血脂、血糖、尿酸都高的“三高白領”越來越多。一個不留神,體檢時發現自己也成了“亞健康”人。
從2009年開始,國務院將每年8月8日確定為“全民健身日”。這不僅是紀念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更希望借此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促進我們樹立經常健身的健康理念。
最近這兩三年,也許你以往去麻將館的閑暇時間,現在去了羽毛球館;也許你以往去朋友家喝酒聚會的愉快周末,現在是約上朋友去運動場;也許你現在能走路就不坐車,能走樓梯就不坐電梯……全國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在漸增。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許多疾病與我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缺乏運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正因如此,“請人流汗”現在成為一種新時尚。
用健身換健康的意識,更多是出于自發。“全民健身日”的設立,普及并強化了這種意識。設立“全民健身日”更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于,極大地促進各級政府為推動全民健身而提供越來越好的公共服務體系。
全民健身,需要全民的健身意識,也需要政府的引導,更需要政府為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而提供的保障。如果老百姓還在馬路邊“吃”著塵土冒著危險跑步鍛煉,而“有關部門”僅在“全民健身日”這天,象征性地舉行萬人長跑、萬人太極、萬人渡江,那就有損“全民健身日”的積極意義。
可喜的是,隨著“全民健身日”的設立和《全民健身條例》的頒布施行,中央財政連年斥資推進多項全民健身工程,省級政府基本都將全民健身事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將全民健身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直轄后基礎差底子薄的重慶市,把建設“健康重慶”作為重要民生工程,著力推進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年時間內,新建塑膠跑道的運動場是歷史總量的3倍多,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超過歷史總量,新建社區健身路徑工程是歷史總量的一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加了近八成。
比金錢更容易浪費的是時間,比時間更容易揮霍的是健康。身體是“1”,事業愛情功名利祿都是后面的“0”,沒有這個“1”,神馬都是浮云。為了身體的老本兒不“坐吃山空”,不能讓政府修建的體育設施“空置浪費”,今天,我們去健身吧。(記者公兵、顧涓 劉衛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