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水稻育秧時節。15日,浦城縣富嶺鎮馬家莊合際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內,五六個農民正圍著全自動多功能水稻育秧播種機進行流水線作業,一盤盤秧盤經鋪土、平土、澆水、播種、覆土,再到出盤,整個過程不到30秒(下圖)。
“這條流水線需要6個農民合作,每小時可以育500~600盤秧苗。”合作社負責人劉和孫說,6人一天可以完成200畝的育秧任務,平均一人一天可完成30畝,效率是人工的十幾倍。
今年,浦城縣在蓮塘鎮山橋村,富嶺鎮瑞安、余塘村,仙陽鎮樟溪村和萬安鄉大游村共有5000畝的機收再生稻示范片。相比人工育秧等傳統方式,工廠化育秧優勢更突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出苗齊、不易爛種等特點。 (葉永仕 文/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三明泰寧影視研學基地迎來首批研學學子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