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經費、項目資金存儲在哪個銀行,存在潛規則。今年初,龍巖對公款存儲作出明確規定,至7月22日,已有41個市直單位和7個縣(市、區)開展專項清理,撤銷銀行賬戶103個;36個市直單位建立公款存儲集體研究及內部公示制度。
據介紹,龍巖市紀委調研組在對單位經費、項目資金存儲情況調研時發現,很多單位在銀行開設賬戶隨意性大、開設賬戶多,給單位關系人與銀行之間留下利益輸送空間。
近日,新羅區紀委在對該區環保局原局長林文勇進行紀律審查時,即發現其在擔任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局長期間,指定單位資金存儲銀行,并收受銀行“好處費”近萬元。
針對公款存儲引發的權力尋租、利益輸送等問題,龍巖市委在年初出臺的《關于在全市黨員干部中糾正不良習氣樹立清風正氣的意見》中明確規定,“單位經費、項目資金存儲到哪個銀行要集體討論、形成記錄,并在單位內部公示,銀行給些什么好處也要在單位公開”,并公布了舉報電話、信箱和網址。同時,龍巖市委要求各市直單位和各縣(市、區)開展專項整治。
市國土資源局制定單位資金、項目經費存儲管理議事規則,成立管理小組,單位一把手及家屬在本轄區銀行任職的領導干部實行議事回避制,議決事項如實記錄、及時公示。至目前,該局清理撤銷13個銀行賬戶,召開4次管理小組專題會議,討論決定5次資金調度、10筆資金存儲事宜。局長馮添桂坦言:“銀行來請托說情的少了,單位的廉政風險也大大降低。”
市鐵路建設項目辦公室清掉20個賬戶,規定只在有業務往來的銀行開設賬戶,一家銀行只開設一個賬戶。市人防辦規定新設立賬戶須提請會議集體研究,所有專戶在“人防網”公開。市民政局及其直屬單位對49個銀行賬戶以撤銷等方式精減。
“公款就像各家銀行覬覦的唐僧肉。通過內部公示、陽光操作,從源頭上鏟除了權力尋租、利益輸送的土壤。”龍巖市銀監分局紀委負責人表示。
據悉,龍巖市紀委將集中開展專項舉報活動,接受群眾反映公款存儲中謀私逐利問題。發現問題,嚴厲查處違紀行為外,還將追究單位黨委(黨組)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紀檢組)的監督責任。
記者點評>>>
對單位經費、項目資金存儲,有的單位搞暗箱操作,個別人揣著“密鑰”,為自己拿回扣,為親屬謀職位,破壞了公平正義。這不僅對正常的金融秩序產生沖擊,也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一直為廣大群眾所詬病。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龍巖市用集體討論決策、公開公示打開“暗箱”,讓陽光照進“黑洞”,以顯規則遏制潛規則,把紀律和規矩立起來,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態,也凈化了金融市場。
(記者 黃如飛 通訊員 林佩賢 賴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