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8日訊 今年6月1日起,市、縣級公立醫院實行藥品和耗材零差率,大型醫用設備檢查費下調10%以上,市民到醫院看病更便宜了。
近日,龍巖市召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并正式印發《龍巖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以“一個總體要求、兩大改革重點、三個推進階段、四項主要任務、五個差別化政策”的基本思路,在全市全面推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并預期在2019年,全面完成醫改工作。
改革焦點1:
合理配置醫療資源
《方案》提出,到2017年,千人均編制床位數達到5.5張,2020年達到6張。
同時,新建醫療機構要重視區域布局,加強中醫院和綜合醫院中醫科能力建設,加強腫瘤、兒科、產科、精神衛生、傳染病、口腔臨床醫學、老年護理和康復等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每年新建或改擴建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適度控制市、縣(市、區)公立醫院數量規模,明確功能定位。制定各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項目目錄清單,市級公立醫院嚴格按比控制特需醫療服務供給。三級醫院主要承擔疑難重癥的救治任務,適當降低普通門診比例,提高急難重癥科研和診療水平。
改革焦點2:
衛生人才建設
依托閩西職業學院,組建龍巖醫藥衛生職業教育(集團)有限公司,向上爭取設立大專層次醫藥衛生專業,培養本土人才。
完善住院醫師、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制度。2017年,力爭實現每萬人口擁有3名以上全科醫生。
繼續實施為鄉鎮衛生院培養本土化大專學歷醫學人才項目,到2017年,每年為鄉鎮衛生院培養150至200名大專學歷醫學人才。
建立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職醫生為主、兼職醫生為輔的家庭醫生隊伍。2015年,全市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到2017年覆蓋全市基層醫療機構,2020年常住人口簽約覆蓋率爭取達到30%。
放寬多點職業職稱限值,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取得培訓合格證書的,或從事臨床工作累計5年以上的職業醫師,均有資格多點職業。
改革焦點3:
構建分級診療體系
為構建分級診療體系,將從基層醫療機構服務建設、財政傾斜等多項政策進行支持,包括:
1.構建和完善基層醫療服務
以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精神病、白內障等慢性病管理為切入點,開展分級診療試點。
全市將加強鄉鎮衛生院建設,推廣長汀基層醫改模式,三權下放。
打造縣域醫療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更好承擔初級診療、慢病管理和康復服務職能,一半常見病、多方病、危急重癥的診治能在縣域內基本解決。長汀縣爭取2016年前實現縣域內就診率90%以上,其他縣(市、區)到2017年力爭達到90%。
2017年,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50元以上。
2.差別化醫保政策
優化不同等級醫療衛生機構基本醫保起付線和報銷比例,適當降低轉外就醫報銷比例。二級定點醫院報銷比例由70%提高到75%,三級定點醫院報銷比例由50%下調至45%,門診特殊病種報銷起付線由600元降至300元,病種由20種增加至26種。
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納入醫保定點機構。
闌尾炎、住院分娩、老年性白內障等20多個病種進行單病種付費結算試點,以縣級公立醫院付費標準為基準點,患者到市級醫院就醫增加一定的自付比例。
拉開不同等級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水平,縣級診查費、護理費、床位費均低于市級,大部分手術價格縣級比市級下降10%。提高知名專家診查費收費水平,鼓勵公立醫院通過提供優質服務獲得合理收入。
改革焦點4:
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今年6月1日起,市、縣級公立醫院實行藥品和耗材零差率,下調大型醫用設備檢查費10%以上,通過藥品招標制度改革,降低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價格。
提高診療、手術、護理、床位和中醫服務,以及技術勞務價值高的項目價格,賦予公立醫院一定的定價權限。
改革焦點5:
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將設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公立醫院公開招聘院長,院長、副院長去行政化,不再擔任其他行政領導職務。公立醫院將進行薪酬制度改革,試行公立醫院院長目標年薪制,醫技人員薪酬明顯高于本地區社會平均工資。(記者 戴敏 簡偉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五一”假期福州文旅新場景激發消費新活力2025-05-06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