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記者 簡偉雄 戴敏
閩南網1月22日訊 2015年,龍巖為民辦實事項目共22個,將新開通2條公交線路,實現全市市、縣級醫院與鄉鎮中心衛生院網絡門診。安居工程建設上,計劃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2000套,建成9000套。
前日,龍巖市委、市政府發布的2015年為民辦實事工作計劃里,提到這些內容。
關注龍巖兩會
關鍵詞:造福工程
投資8億元 危房改造約8000戶
根據計劃,2015年龍巖將投資8億元,實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任務3萬人,約8000戶(以省確定任務數為準),建設16個省級、30個市級集中安置區和120個市級10戶以上集中安置點。
昨日,記者從市農業局獲悉,龍巖市1994年開始實施“造福工程”,對特定的5類對象進行危房改造。改造方式可以修繕加固、異地集中重建或就地新建。
這五類對象包括: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殘疾人、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國家重點優撫對象和革命“五老”人員家庭;居住在條件惡劣偏遠自然村貧困農戶;居住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受地質災害威脅農戶;因遭受自然災害房屋倒塌和損毀農戶;居住在江河源頭、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區需搬遷農戶。
關鍵詞:教育
新增7所公辦園 全市中小學“班班通”
計劃新增公辦園7所,建設面積22400平方米,投資3808萬元。今年,龍巖還計劃投資1700萬元,建設和完善中小學“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工程,全面實現全市中小學“班班通”目標。
計劃投資3300萬元,改善武平、長汀、連城三縣的義務教育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實現完全小學及以上的義務教育階段的辦學條件達到省級標準要求。
計劃投資250萬元,重點資助500名被全國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錄取的應屆貧困大學新生;幫助1所辦學條件較差的農村小學新建或擴建教學(生活)樓。
關鍵詞:醫療
市、縣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可網絡門診
2015年,將完成項目市級平臺建設;完成市、縣級醫院及30家鄉鎮中心衛生院網絡門診室的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
實現市、縣級醫院與鄉鎮中心衛生院遠程常態化門診診療服務,同時幫助基層醫療機構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實現分級診療目標。
2015年,計劃成立1支省級衛生應急隊伍(1類省級緊急醫學救援龍巖隊),分2個年度配備衛生應急隊伍必要裝備。
關鍵詞:農村建設
建設130個美麗鄉村 打造完整社區10個
實施130個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打造4條美麗鄉村景觀帶,重點扶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1~2個。
推進集中棚戶區改造8片,打造城市完整社區10個,新建改造城鎮雨水管渠(溝)、污水管網、供水管網、燃氣管網、市政道路各100公里,新建綠道100公里。全面開展“六江兩溪”流域1公里范圍及土樓保護區范圍內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計劃投資5226萬元,解決全市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10.72萬人,使農民喝上衛生安全的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