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辦、市政府辦近日出臺《深化精準扶貧三項富民增收工程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全市實施“百點示范,千村齊動,萬人安居”危房改造造福工程。即每年新建16個省級、30個市級集中安置示范小區和120個10戶以上安置點。到2020年,全市危房改造造福工程涉及123個鄉鎮、1142個行政村、4207個自然村,計劃實施危房改造造福工程70010戶、290286人,其中:2015年計劃實施危房改造造福工程1.2萬戶5萬人,2016年計劃實施危房改造造福工程1.6萬戶7萬人。
《意見》)要求各縣(市、區)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實行分類登記、列表造冊、建檔立卡,做到一戶一檔、一人一卡,不重不漏。并根據搬遷改造規劃,區分搬遷改造安置對象的不同類型,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補助標準、過渡辦法和組織實施措施等內容。鼓勵整村搬遷集中安置、協調做好分散安置和引導購房安置。
《意見》強調,各縣(市、區)要積極創造條件,幫助搬遷戶盡快融入安置地經濟社會生活。對跨鄉、村安置的農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并入就近的建制村管理。對進城安置的農戶,政府應保障其在原居住地承包經營的土地、林地等資源的合法權益,保留其原有的新農保、新農合等各種待遇。同時創新社會管理方式,引導集中安置區(點)實行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農村社會服務化體系。
《意見》重申,對偏僻自然村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房的,市、縣兩級按不低于省補助標準予以配套,補助資金由市、縣(市、區)各承擔50%。此外,對革命基點村、少數民族、困難計生戶的政策疊加配套補助資金,市、縣(市、區)各承擔50%。同時,市財政每年扶持建設30個集中安置50戶以上的市級示范小區,每個示范小區給予基礎設施建設補助20萬元;對10戶以上的集中安置點,每個給予基礎設施建設補助2萬元;革命基點村整村搬遷的集中安置點,每個安置點增加補助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