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龍巖中心城區九一南路市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大廳內座無虛席,12位獲得全國、省、市道德模范(含提名獎)和入選全國、省、市好人榜代表在這里讓市民分享他們的感人故事。
圖為出席活動的12位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
交流活動一開始,第四屆福建省助人為樂道德模范王福如邁著自信的步伐第一個上臺分享。雖然年幼時他因事故造成滿臉疤痕……但他自信又自強。他還在大學期間,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參與組建了上杭縣園藝協會和才溪臍橙協會,帶動周邊的農民共同致富。
“我深知殘疾大學生的就業難和創業難,便聯合8名大學生(其中5名殘疾大學生)共同設立了中國第一個殘疾人大學生(青年)創業園,通過所學的知識,回到家鄉,幫助更多的人去實現夢想。”王福如說,“我相信無論面對任何生活窘境,只要有樂觀自信的態度,就一定可以戰勝所有的困難。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我為什么能這么自信樂觀,那一定是因為我愛這個世界愛得深沉。”
圖為剛從北京載譽歸來的全國孝老愛親模范鄧秀英走進活動現場
善良慈愛的最美寄養媽媽蔡紅蓮,是龍巖最早的寄養媽媽之一,21年來,她用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了30多位被遺棄的孩子。面對幼小多病的殘疾孩子,她的困難無法想象。但這么多年,她從未想過放棄。她說:“我不圖名、不圖利也不圖孩子的回報,因為我一直被愛著,希望他們也能感受家庭的愛。”“但凡孩子有一點希望,我就有一百個信心去照顧。”
如果說王福如、蔡紅蓮、林阿勇、林學富等人樂于助人的愛心感動了現場,在“7·22”連城特大洪災中因舍己救人英勇獻身的劉長富的故事則讓與會者紅了眼眶。在看到即將被洪水吞沒的村民時,劉長富沒有絲毫的猶豫,趟著洪水救人,在洪流撲來時,水性極好的他只要放手,就有生的希望,但他仍然死死抓住被困村民,最終被無情的洪水卷走。英雄已逝,精神長存,活動現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閩為劉長富的兒子送上了慰問金,劉長富的兒子哽咽著說:“父親留給我的最大財富就是他的精神,我會繼承父親的遺志,面臨危難時刻,我也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除此之外,熱心扶持殘疾人養蜂誠實守信的鐘亮生;丈夫去世后,不離不棄照顧患病婆婆和大伯30多年的好兒媳鄧秀英;堅持與患病女友結婚同甘共苦的好丈夫楊海強;帶領村民致富的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黨支部書記華錦先;被群眾評為“五心警察”的基層派出所所長黃行偉以及敬業奉獻的加油站值班經理邱菊芳,他們的故事和精神也令現場感動和敬佩。
在活動現場,到場的嘉賓無一不深受感動,有不少人更是熱淚盈眶。掌聲不時響起,經久不歇。觀眾王先生說:“這掌聲是對他們的敬意,更代表著對正能量的傳承。”
圖為楊閩副主任為劉長富的兒子送上了慰問金(記者 劉玉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