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另一半時,58.3%受訪者不愿找媽寶男或媽寶女
對于媽寶男和媽寶女的現象,58.0%的受訪者認為成年人不該當“媽寶”;26.1%的受訪者認為只要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媽寶”很正常;10.9%的受訪者認為“媽寶”的說法過于“標簽化”,沒有那么嚴重;5.0%的受訪者不好說。
張家碩認為,成年人應該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如果談戀愛遇到媽寶女,事事唯父母命是從,會嚴重影響兩個人相處”。
王珊覺得現在的孩子或多或少對父母有些依賴,只要不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媽寶”行為可以接受。但是選擇另一半時,王珊不愿意找媽寶男。“我個性比較獨立,所以希望另一半也是獨立自主的男性”。
調查顯示,選擇另一半時,58.3%的受訪者不愿意找媽寶男或媽寶女,22.2%的受訪者愿意,19.5%的受訪者不好說。
怎樣避免成為媽寶男和媽寶女?71.0%的受訪者建議家長在教育中要學會適時放手,不過多干預孩子的人生;71.1%的受訪者認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注重孩子自立自強性格的培養;39.5%的受訪者認為成年人要早日學會自我成長。
張家碩認為,一方面家長不要多干預孩子的人生,另一方面,成年人要獨立自主,對家長的意見有自己的判斷。
王珊認為,學校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比如小組合作中,獨立完成自己負責的工作,就是一種對獨立自主行為的培養。此外,家庭一定不要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
減少“媽寶”現象,董海軍認為,父母要學會放手,鼓勵并尊重子女的決策。青少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獨立處事能力。教育部門可以創建青少年獨立面對事務的時空和情境,以提升他們的決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