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湖不過是個形式
對于陽澄湖大閘蟹來說,開湖不過是個形式,為商家提供一個營銷的說辭而已。有行業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開湖儀式”最早就是從陽澄湖發起的,慢慢已經成為一種營銷手段,一方面有助于制造聲勢打造陽澄湖大閘蟹的整體品牌,另一方面有意無意也成為陽澄湖削弱其他產地大閘蟹的一種手段——只要我沒有開湖,你們的蟹都不好賣!
但事實上,蟹農們都是根據市場需求來撈蟹的,早幾天晚幾天撈蟹并沒有什么實質區別。即便對于陽澄湖而言,當地的大閘蟹也早就開撈。一個明顯的標志是,在陽澄湖昨天開湖之前,在蘇州昆山陽澄湖畔大大小小的蟹館里就早已坐滿了來自上海等周邊地區的食客了,而所有蟹館都說賣的是陽澄湖大閘蟹。“所以所謂‘第一撈’不過是個營銷說辭罷了,本地人是不會信的!”有陽澄湖當地人說,從9月初開始周圍大大小小的蟹館就開始營業了,露天的蟹市場也早就開始交易了。他們對于“嘴急”的食客顯然是來者不拒。
雖然很多人嘴急,但有行業專家指出,現在還遠沒有到吃蟹的最佳時節,即便陽澄湖選擇的開湖日子也偏早了。“為了趕國慶和中秋的銷售檔期,每年開湖都選在節日前一周左右開湖,為的是趕上集團消費的集中爆發期,這還是商業角度的考量。”他介紹,真正從養殖角度看,大閘蟹最肥美的時候應該從10月下旬開始,一直能延續到12月份。
電商被指暗中助力“蟹斗”
在昨天的陽澄湖開湖儀式上,幾大電商成為絕對的主角。包括京東、天貓、1號店、順豐、蘇寧易購全都在現場搭起了臺子,京東、天貓、順豐甚至把運貨車都直接開到了開湖現場,互相比著造聲勢。有當地人介紹,往年的開湖儀式還會有大型商場超市的代表上臺,但今年則一水兒全是電商渠道的代表,他們已經成為陽澄湖大閘蟹的絕對主渠道。
不過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表面簇擁在陽澄湖開湖儀式上,但這些電商巨頭們也都各懷心思。甚至有人稱今年各個湖區大閘蟹揭竿而起的“蟹斗”,背后也有這些電商主渠道的暗中助力。
有業內人士分析,雖然陽澄湖大閘蟹在銷量上遙遙領先,但對于頗看重銷售的穩定性的電商渠道們似乎對陽澄湖大閘蟹還是有“戒心”的。“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是永恒的商業規則,如果某一家供貨商一家獨大,那就有資本對渠道商吆五喝六了!”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渠道商就坦承,他們對于其他產地大閘蟹的興起樂觀其成,“畢竟陽澄湖大閘蟹的一家獨大無論對于銷售商家的切身利益還是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都不是好事。”
一個微妙的細節是,上個月天貓特地召集了6個湖區的大閘蟹共同聚在天貓的大閘蟹銷售平臺上,陽澄湖僅是其中之一。而京東更是拉來了國內11個湖區的大閘蟹共同組建京東大閘蟹銷售聯盟,陽澄湖也只占其中一席。而往年,比起其他湖區的大閘蟹,陽澄湖永遠是高高居上的。有人說,今年這場各湖區大閘蟹群起圍攻陽澄湖大閘蟹的局面的背后推手,很可能就是渠道商,其中幾家具有壟斷地位的電商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視。(記者 張欽 攝影/姜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