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側困境
在供給側假冒偽劣、夸大宣傳等營銷手段的背后,需求側的安全問題、價格敏感問題也成為擾亂市場的因素之一。
老年人旅行就是其中最突出的案例之一。“老年游客畢竟上了年紀,其身體健康狀況整體要比年輕游客差一些,這就需要旅行社給予特別的線路和照顧;此外,還有醫療和保險等也需要跟上,畢竟老年人不比年輕人,其需要一些特殊的醫療保險來保障其行程。可是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太多細分化、定制化針對普通老年游客的團隊,不能完全照顧到老年游客的特殊需求。”勁旅咨詢首席分析師魏長仁指出。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高風險使得很多從業者不接受超過一定年齡的老年游客。
“我最近想給家人報名參加旅游團,但由于我家人有一位超過70歲,一位超過80歲,很多旅行社不愿意接,70歲以上需要開具相關健康證明,這個還可以處理,但是80歲以上的老人則一些旅行社根本不愿意接。后來有愿意接的則要求必須家人陪同,我們當然會做到陪同,只是覺得超過一定年齡的老人家參團旅游有些困難。”游客張先生無奈地說。
同程、攜程等在對老年游市場進行分析時也發現,老年人出行的手續比年輕人繁瑣,尤其是出境游,由于老年游客的身體等原因,部分旅行社或不接待老年人參團或對老年人參團提出諸多限制,而旅游市場上可供老年人選擇的高品質旅游產品也比較少。比如,無錫101歲老人劉成心辦護照去看世界成為熱門新聞,但是她卻遭到旅行社集體“婉拒”。
“說到底,是旅行社不愿意承擔風險,怕旅程中萬一老人發生意外,旅行社難以負荷賠付成本。這也反映出中國老年旅游市場的相關醫療、旅游意外保險等還不夠健全和成熟。游客購買保險的意識也缺乏。”佳琦旅游機構創始人瞿佳坦言。
另一大問題則是老年游產品不夠細分化和定制化,說到底還是因為利潤低,讓很多業者不愿耗費精力做產品研發。
“盡管現在有一部分老年游客很舍得花錢出游,部分老年游客已經不是一味追求低價。但這畢竟僅僅是一部分人群。整體而言,老年游客還是對價格比較敏感,他們中不少人其實不缺錢,可就是過慣了節省的日子,不愿意花費太多旅游成本,比如2日游產品超過200元,很多老人就不愿意支付了。這就使得大眾化老人游產品利潤偏低,毛利率大多只有10%左右,而以年輕人為主的旅游產品毛利率可達15%~20%左右。”瞿佳坦言,既然利潤偏低,那么業者自然不愿意為此定制產品,除非是愿意出高價的部分高端老年游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