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政府“停擺”將造成白宮工作人員將減半,但特朗普出席達沃斯論壇需要的人手依舊在職。現役軍人繼續服役,但文員會停工,司法部不可或缺的文員則依舊上班。除此之外,企業無法咨詢稅改細節,將近九成的稅收工作人員都會休業。
這次的關門風波源于19日參議院中兩黨的分歧。1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為期四周的臨時撥款法案,該法案旨在20日零點原有資金耗盡后繼續維持政府運轉至2月16日。但19日參議院50票贊成、49票反對的程序性投票結果將臨時撥款法案攔在了門口。
特朗普將政府的“停擺”歸咎于民主黨。此前特朗普發布推文稱,民主黨人因想要給所有人大赦以及邊境安全問題而導致政府關門。但政府關門的核心問題則在于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分歧。據了解,兩黨此次分歧關鍵在于民主黨希望將保護“童年抵美者暫緩遣返”計劃的立法與政府撥款法案綁定投票,而特朗普認為兩者應該分開討論,而該法案有關加強邊境安全的措施也遠遠不夠,尤其是美墨邊境墻撥款未得到解決。
否決政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政府“停擺”已鐵板釘釘的消息流出后迅速評論稱,這是第一個在一個政黨同時控制白宮和國會兩院的情況下出現政府關門的現代政府。而此次折戟參議院的臨時撥款法案中,5位共和黨參議員與44位民主黨參議員投了反對票,而法案要通過至少需60票贊成。
“政府關門”在美國黨爭之中并不罕見。自1976年美國開始實行先行的預算法案程序以來,政府已經歷過19次“停擺”,少則1天,多則幾星期。僅里根時代美國政府就出現過8“停擺”。而上一次政府關門是在2013年,奧巴馬政府因醫改分歧而關門16天,被迫歇工人員超過總人數的50%,損失超過240億美元。
兩黨分歧導致政府“停擺”也凸顯了美國政治裂痕難以彌合。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成昊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提到,美國政府此次的“停擺”恰逢特朗普執政一周年,實際上釋放的信號是對特朗普執政的不滿意。特朗普移民政策強硬,而民主黨并不想讓步,關門已成逼迫對方讓步的手段。目前,兩黨之爭愈發極端化,已然變成了一個以“否決政治”為核心的危險游戲:以美國政治的運轉和美國人民的生活做賭注,看誰先妥協。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立鵬也認為,美國政府的“停擺”反映出的是對特朗普的制約已經越來越大,政府的關門也已然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兩黨之間的博弈。另外,民主黨之所以表現出如此強硬的態度,也與想要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中拿出成績有關。
孫立鵬認為,目前兩黨的分歧很難調和,即便為了民眾的生活而選擇暫時妥協,但根本性的移民政策及美墨邊境墻上并沒有太大可能達成共識。孫成昊也稱,目前的這場博弈中,對于政府的“停擺”雙方都有責任,因此雙方也都有一定壓力,“停擺”肯定不會持續太久,特朗普可能會有一定讓步,但實質性的進展可能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