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啟動救災預警響應 指導地方切實做好臺風“莎莉嘉”和“海馬”防范應對工作
10月17日9時,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今年第21號臺風“莎莉嘉”、第22號臺風“海馬”可能造成的影響緊急啟動國家救災預警響應,指導地方民政部門及時做好災害應急救助各項準備工作,最大限度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國家減災委辦公室下發緊急通知,要求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云南等地民政部門進一步加強應急值守,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跟蹤臺風移動路徑,及時發布預警預報信息,引導受影響區域群眾提前購買儲存至少1-3天的生活必需品,協助有關部門提前做好人員避險轉移、船只回港避風等防范工作,及時報送災情和救災工作信息,視情啟動救災應急響應,緊急組織調運發放救災物資,安排下撥救災應急資金,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年第21號臺風“莎莉嘉”的中心10月17日8時位于海南省萬寧市東偏南方大約500公里的南海中部海面上(北緯17.2度、東經114.8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3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6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為26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為10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為50公里。預計,“莎莉嘉”將以每小時18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并于18日中午前后在海南文昌到陵水一帶沿海登陸(強臺風級或超強臺風級,14-16級,45-52米/秒),之后穿過海南島,18日夜間移入北部灣海面(臺風級,12-13級,33-38米/秒),19日下午到夜間將在越南東北部到廣西西部一帶沿海再次登陸;第22號臺風“海馬”的中心10月17日8時位于距離閩粵交界東偏南方向236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緯13.0度、東經136.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為260-30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為100-12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為60公里。預計,“海馬”將以每小時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超強臺風級(60-65米/秒,17級或17級以上),將于20日進入南海海域,之后逐漸向廣東東部到福建南部一帶沿海靠近,并有可能于21日下午到夜間在上述沿海登陸。
受臺風“莎莉嘉”和“海馬”及其外圍環流影響,未來3-5天,華南大部、江南地區西南部、貴州南部和云南東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海南島、廣東中部和南部、廣西南部等地有大暴雨,部分地區有特大暴雨(250-400毫米),并伴有短時強降水和大風天氣。
@中央氣象臺:看了兩個臺風的最新預報,形勢很不樂觀基本就是前腳走一個,后腳到一個,目前趨向兩個都會登陸,而且登陸的強度都不弱。“莎莉嘉”應該會破1970年以來10月登陸海南的最強臺風記錄,“海馬”應該會奔著粵閩沿海過去,登陸時大概是臺風或者強臺風級別,而這一次它的路線會繞開臺灣。
雙臺風來了
中新網廣州10月16日電(沈釗 鄒錦華)據廣東省防總16日通報,今年第21號臺風“莎莉嘉”及第22號臺風“海馬”將接踵而至,給廣東帶來嚴重風雨影響。
目前,“莎莉嘉”直逼海南島,而“海馬”趨向珠江口至粵東附近海域。16日11時,廣東省防總啟動防風Ⅳ級應急響應。
廣東省防總稱,隨著“莎莉嘉”的不斷加強,17至18日,廣東沿岸自東向西逐漸有2.5至3.5米的大浪,粵西雷州半島東部逐漸出現4米以上巨浪。18至19日,粵西沿岸將出現60至200厘米的風暴增水,其中南渡站、湛江站都可能出現超過當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此外,粵西和珠江三角洲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雷州半島將有暴雨到大暴雨降水過程。
據廣東省防總預計,“莎莉嘉”對廣東的風雨影響剛剛結束,“海馬”就將接踵而至。
廣東省防總稱,受“海馬”影響,粵東及珠江口沿岸將于21日出現4至6米的巨到狂浪過程;21日前后,粵東及珠江口沿岸將出現60至220厘米的風暴潮增水過程;21至22日,廣東省將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的降水過程。
廣東省防總表示,“莎莉嘉”和“海馬”兩個臺風將接連影響廣東,具有強度強、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災害風險高等特點,而且,“海馬”登陸廣東的可能性較大,尤其值得關注。
為應對接踵而至的臺風,廣東省防總要求,粵西特別是湛江市要迅速劃定暴潮巨浪高危區,提前做好沿海低洼危險區域群眾、近岸有關工程施工人員轉移工作;同時,還要加強濱海、海島旅游景區的安全管理,適時關閉海水浴場、海濱和海島旅游景區,并落實沿海石化核電等工礦企業、各類基建工程的防潮防汛措施。
據了解,廣東省海洋漁業局已發出通知,要求17日14時前,在海南島周邊、雷州半島周邊、北部灣、茂名市以西附近海域作業漁船全部回港避風,茂名和湛江兩市漁排人員全部上岸避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