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記者30日下午在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召開的通氣會上了解到,通過采取除鎘、調水稀釋等綜合應對措施,目前龍江河鎘污染高峰值已從超標約80倍降到超標25倍左右,事件態勢仍在控制之中。
指揮部新聞發言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巡視員馮振年說,1月15日,龍江河宜州市懷遠鎮河段水質出現異常,河池市環保局在調查中發現龍江河拉浪電站壩首前200米處,鎘含量超《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約80倍。根據目前環保部門監測顯示,拉浪水庫鎘濃度已達標,這說明造成此次鎘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已經被截斷,沒有新的污染源進入龍江。
專家分析,主要污染團還在宜州市境內的洛東水庫附近,并正在往下游移動。龍江鎘濃度峰值現位于宜州市洛東水電站附近水域,監測顯示此處鎘濃度超標在25倍左右。
馮振年說,依據總體方案,指揮部制定了科學調水方案。一是合理調控龍江各梯級電站下泄流量,配合除鎘措施,減少污染物并控制下移速度。二是調度融江各梯級電站蓄水,滿足調水需要。三是水文水利部門加強了對流域內30個斷面的水文測驗。四是在龍江、融江匯合口以下設置了臨時導流擋水幕,提高處置效果。
目前柳江水源地水質仍處于達標狀態。為確保供水安全,柳州市自來水廠已啟動應急預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要動用一切力量、一切手段、一切辦法、一切措施,做到“三個確保”:確保柳州市取水口水質達標;確保柳州市不停水;確保柳州市供水達標。(韋大甘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