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日從財政部獲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于近日聯合下發通知,明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房屋、土地權屬原歸夫妻一方所有,變更為夫妻雙方共有的,免征契稅,這一政策于8月31日起執行。
這一政策的出臺也使得近日備受關注的“房產證加名稅”討論終于塵埃落定。
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說:“這一政策的明確是比較及時的,房屋權屬由夫妻一方所有變更為夫妻雙方共有的契稅政策和老百姓關系密切,近一段時間,一些地稅部門在執行房屋權屬變更政策時也有不同的理解,需要盡快統一。”
所謂“房產證加名稅”,實質上就是契稅。契稅是以所有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種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房屋買賣、贈與、交換等房屋權屬發生轉移時均需要繳納契稅。
契稅暫行條例同時規定,契稅的稅率為3%至5%,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這一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并報相關部門備案。
近一段時間,新出臺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中的部分條款涉及夫妻雙方的房屋權屬分配,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出臺之前,房產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次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首次明確,婚前貸款購買的不動產應歸產權登記方所有。
這次司法解釋出臺后,一些老百姓關注如何將房屋權屬由夫妻一方所有變更為夫妻雙方共有,相關契稅政策也引發很多討論,討論的焦點是“房產證加名稅”究竟該不該征,是否合理。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教授高萍說:“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引發了新情況,稅法應該與新的司法解釋及時銜接,這一政策的明確及時回應了老百姓的關切。”(新華)
免征契稅
■地方規定武漢百萬元房產要繳2萬加名稅
在婚姻法新的司法解釋出臺后,圍繞房產證上“加名”該不該交稅一事在全國鬧得沸沸揚揚。8月23日,南京市率先征收“加名稅”。此后全國多地興起效仿之風,成都、蘇州、無錫等城市也都已針對這一行為征稅,武漢更是提出要征收高達4%的加名稅。
據武漢市房產交易中心介紹,該市對房產證加名的征稅方式和辦理手續是按“贈與行為”對待。夫妻雙方約定各自持有該套房產的份額后,首先需要辦理公證手續,再請專業評估公司對需要加名房產的市值進行評估,按贈與房產的手續辦理。此過程中,需要繳納契稅,具體計稅方式為“加名方持有房產的份額×加名房產評估出來的市值×婚前房產契稅稅率4%”。
如果市民婚前購買的房子現值100萬元,要加上妻子的名字,雙方約定各享有50%權益,妻子獲得50萬元,按照這50萬元的4%征稅,需要繳納2萬元。公證費用是根據房子的面積計算,每平方米收費70元。
■即時快評傾聽民意應大于匆促開辟新稅源
□宗新
當前各大城市房價高企,民政部公布的報告顯示,離婚人數逐年上升,近5年年均增幅為7%,高房價加劇了人們的不安全感。專家指出,財產關系在婚姻關系中角色越來越突出,對一些要考慮結婚的普通工薪家庭來說,“加名稅”也不是一筆小數目,正因如此,官方文件的出臺不宜太倉促。
再說,地方稅務局征收“加名稅”需要地方人大立法出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從立項到調研,出臺草稿,聽證討論,到最后出臺法規,各地需要時間進行論證聽取民意,稅務部門有沒有經過地方人大立法程序是存疑的。開辟新稅源固然重要,但傾聽民眾的呼聲更為重要。財政部、國稅總局等在起草、出臺相關條例時也應多聽取民意,宜緩不宜急,使之更符合國情和社會現實。
任何稅收政策的出臺都需要對合法性、合理性二者進行兼顧平衡,在滿足合法性的基礎上,用合理性說服社會公眾,以理服人。“加名稅”、“月餅稅”等新詞體現出稅收存在一定程度的隨意性,需要通過立法提高規范度。
■分析
中國內地稅負痛苦指數全球第二?
專家:稅負水平被夸大
近日,據美國《福布斯》雜志推出的榜單顯示,中國內地的“稅負痛苦指數”居全球第二,這也是繼2009年中國內地首次排名第二位后,再次位列該名次。而中國近來房地產“加名稅”和“月餅稅”等稅收問題也引發了公眾對我國稅收制度的討論。
那么中國內地的稅負程度到底如何?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稅負水平是高還是低?我國稅負改革的進程如何?應當如何完善我國的稅負制度?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我國稅負水平并不高
“這些年來我國一直處于全球稅負排名最高的前幾個國家之列。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稅負不可能高到這種程度,顯然是被夸大了。”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楊濤說,“從目前我國稅收收入負擔來看,我國的稅負并不是處于很高的水平。”
楊濤認為,《福布斯》雜志的“稅負痛苦指數排名”帶有一種明顯的主觀判斷,由于稅制結構的不同,僅僅是按照《福布斯》稅收痛苦指數對不同稅種的法定稅率作簡單加權,并不能反映真實的稅負水平。
將推進稅制改革
楊濤分析,之所以現在公民感到稅收負擔重,是因為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之外,其他政府性稅收收入的影響,比如,土地出讓金、國有企業的資本性收入等政府性稅收比重較高。同時,財政性支出在社會福利、轉化為居民服務的社會性保障設施增長還不夠,所以導致了對我國稅負水平的誤解。
財政部近日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財政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意見》,表示將進一步推進稅制改革,完善稅收制度。同時,結合稅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稅收立法。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