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中央部門“三公”經費,在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推動下,在輿論高度關注和公眾熱切期盼中,終于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截至8月1日,已有90多家中央部門公布了2010年財政撥款開支的“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和2011年預算情況。
重要的第一步,難能可貴;透明政府建設,值得期許——公眾這樣評價。
“三公”經費公開,在熱切期待中拉開大幕
提起“三公”經費公開,人們把最初的關注投向科技部。這是第一家公布“三公”經費的中央部門。
所謂“三公”經費,是指中央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今年4月14日,科技部公布了2011年“三公”經費預算總數,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用財政撥款開支的出國(境)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
由于一些政府部門行政成本高,而且沒有向公眾交代用于公務接待、車輛使用、出國(境)等具體情況,希望公開政府部門“三公”經費的呼聲日益高漲。
事實上,為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能力,切實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不斷部署、推動這項工作有序開展——
?。保梗梗改旰停玻埃埃澳辏泄仓醒朕k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后發出關于在農村普遍實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關于在全國鄉鎮機關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的通知,要求各行政機關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入手,將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以及包括財務狀況等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通過多種方式予以公開。
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認真推行政務公開制度”。
200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對政務公開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內容、形式載體、制度建設等作出明確規定。
?。玻埃埃赌辏痹?,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一項重要舉措,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中國政府網正式開通運行,各地方政府網站相繼建設開通,有力推動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施行,涵蓋“三公經費”的財政預算報告、決算報告被列為應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
2010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要求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會公開。加大主動公開力度,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項目建設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
隨著政務公開工作的推進,今年以來“三公”經費公開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時間表和細化方案逐步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