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條
在有據(jù)可查的資料中,雷波籍男子吉拿古哈是全國最早被發(fā)現(xiàn)利用“盲井”手法作案的人。
2007年冬天,河北武安市一家鐵礦,21歲的吉拿古哈將“自己”火化,隨后,他偽造出礦難現(xiàn)場,以此為由向礦方索賠了11萬元。——這名被火化的男子只是名義上的“吉拿古哈”,其實,他是被吉拿古哈及同伙殺死的受害者。
雷波縣公安局統(tǒng)計,截至2009年底,由雷波籍案犯制造的“盲井事件”共20起,其中2007年、2008年各1起,2009年18起。
這些案件中,2009年末發(fā)生的“黃所格事件”曾引發(fā)媒體廣泛關注。
當年11月23日,湖北黃石大冶市,一名叫“黃所格”的礦工,上班才第三天即不幸“墜井”身亡。26日,自稱“黃所格”七叔的家屬趕到大冶。27日,礦方提出賠償20萬元,“家屬”表示滿意。后來,警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礦難中死亡的“黃所格”,4年前就在四川雷波老家自殺了。
正是2009年,“盲井事件”在全國大量出現(xiàn)。來自福建永定縣、三明市,河北寬城縣、遵化市、遷西縣,山東蓬萊市、招遠市,浙江江山市,遼寧撫順市、朝陽市,云南耿馬縣、湖北大冶市、四川甘洛縣等9省15縣(市)民警,紛紛趕到雷波,要求協(xié)查雷波籍犯罪嫌疑人偽造礦難騙取賠償?shù)陌讣?/FONT>
輿論開始關注到,雷波可能存在一條與“盲井事件”相關的犯罪鏈條:犯罪嫌疑人在這里買到智障人士后,帶去外地各礦井,將其殺害并騙取賠償。
“娃子”
“黃所格事件”發(fā)生后,那些被謀害的死難者漸漸引起人們關注,他們來自何方?
2009年12月26日,湖北媒體《楚天都市報》刊發(fā)《千里追蹤偽造礦難殺人敲詐案》提到:
“目前發(fā)生的敲詐殺人案,被害者很多為身份不明的智障人員,而雷波山里圈養(yǎng)的‘娃子’,大部分也有智障。”
“當?shù)匾恍┥酱逑耩B(yǎng)牲口一樣圈養(yǎng)著一些癡呆人員,當?shù)厝朔Q為‘娃子’。他們是‘主人’的私有財產(chǎn),可以買賣,甚至條件成熟時,以他們的性命作為賺錢工具。”
“有一些人好吃懶做,成天四處游蕩,碰到神志不清的流浪人員,悄悄跟在后面,拿出吃的喝的進行哄騙,然后圈養(yǎng)在深山中,販賣給需要勞力的家庭。”
“還有更歹毒的人,將哄騙來的或買來的‘娃子’進行訓練,帶到全國各地去打工,伺機推下建筑工地,或在礦井下殺死,以騙取老板的賠償金。”
“去年縣政府曾發(fā)出通報,要求各家各戶交出‘娃子’,返送回鄉(xiāng)了一批。”
“去年6月,在該縣公安局后面的深山中,警方一次性解救了40名癡呆人員。今年在卡哈咯山區(qū)也解救了7人,這些人員被圈養(yǎng)在草棚中,平時幫人放羊、干農(nóng)活。”
這則報道刊發(fā)3天后,雷波縣政府發(fā)布一份題為《關于記者用語錯誤的糾正》的新聞發(fā)言人材料指出:
被農(nóng)戶“容留”的智障人員,均與農(nóng)戶“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存在“像養(yǎng)牲口一樣圈養(yǎng)”的情況,有的智障人員在清理時還不愿意離開;當?shù)貨]有“娃子”,“娃子”是奴隸制度下奴隸主家庭擁有的奴隸;雷波進行的是“清理”工作,不是“解救”。
盲流
雷波縣不滿意“娃子”的叫法,對于那些在“盲井事件”中遇害的人員,雷波縣政府有一個稱謂:無序流動人員。
針對當?shù)卮迕瘛叭萘魺o序流動人員”的情況,雷波采取了三次行動,第一次,組織警力進村第二、第三次,均是以鄉(xiāng)鎮(zhèn)政府為主進行“清理”。
盡管“清理”行動發(fā)現(xiàn)了外省籍婦女兒童,但是,雷波縣并沒有讓“容留者”受到法律追究。雷波縣委政法委介紹,“一旦交出便既往不咎”是第三次“清理”行動中的“潛規(guī)則”。“哪個(容留者)不怕坐監(jiān)?他要藏起來,你就更找不到人了,他要是都丟在街上,你就更找不到了。”雷波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劉興偉坦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