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群眾的防騙意識逐漸增強,知道接到境外來電有可能是詐騙電話,那如果是本地陌生號碼呢?近日,南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溪美中隊接到線索稱,南安有人使用違法通信軟件,通過內地手機參與“手機口”業務,使得境外撥打的電話,在接聽手機上顯示成本地號碼,以此進行詐騙。
民警立即展開調查,通過連夜摸排和追蹤,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吳某東,并于5月3日將其成功抓獲。
據吳某東交代,他在網上應聘兼職,對方讓他準備多部手機,隨后指導他插上數據線和音頻線,幫忙撥打對方給的號碼。從4月15日開始,吳某東從網上購買6部手機及數據線等作案工具,這6部手機便成了轉接的“手機口”,境外詐騙犯罪嫌疑人通過遠程操控這6部手機,使得撥打出去的電話顯示為本地號碼。
吳某東就是這樣通過“手機口”協助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其間,詐騙分子利用他搭建的“中轉站”撥打詐騙電話多達2000余次。“我知道他們打出去的電話是騙別人的,但為了賺錢一時沒忍住就上了賊船。”目前,犯罪嫌疑人吳某東涉嫌詐騙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據民警介紹,“手機口”是一種新型的詐騙手段,詐騙分子和吳某東等犯罪嫌疑人通過音頻線、數據線連接或同時打開揚聲器,一部手機通過網絡軟件接通境外詐騙分子,一部本地手機撥打國內受害人電話,實現語音中轉,成功掩飾詐騙電話歸屬地。
無獨有偶,今年4月,南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溪美中隊聯合轄區派出所還抓獲了犯罪嫌疑人4名,破獲利用“手機口”幫助實施詐騙的案件3起。與吳某東一樣,這些人都是從網上看到招聘信息,被“輕松賺錢”“日結傭金”等吸引眼球,急功近利地拿出了自己的手機卡參與犯罪,成了詐騙分子的中轉“幫兇”。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幫助詐騙團伙架設呼轉設備、提供通信線路等均涉嫌違法犯罪,切勿貪圖小利而淪為不法分子的詐騙工具。為避免被運營商封號,不法分子會通過招募社會閑散人員,甚至向在校學生收集手機卡進行詐騙活動,切記不可參與其中。陌生人通過電話要求轉賬的都是詐騙,陌生來電無論歸屬地何處都不可輕信。(記者 李貴靈 通訊員 周明蓉 尤慷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