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電影《少年巴比倫》原著作者路內其實早已給出了片名最正宗的解讀,路內在采訪中說道:“對于路小路而言,追隨是一個他去接近神的過程。路小路追隨的對象看似是女性,其實他依然是通過自己的認知,對自身的舍棄去接近神。”在那個以灰色為主色調的年代,糖精廠中的這些人卻格外鮮活:玩世不恭的老痞子、狐假虎威的狗腿子、目中無人的保衛科長、妖冶多情的阿騷、氣質如蘭的廠花白藍……各色人等共同勾勒出了“狠青春”中鮮活的眾生相。路小路在這些人中又是最特別的,他既和諧地融入工廠大環境,又特立獨行到與時代格格不入,在他身上有一種獨屬于少年的矛盾感。所以,《少年巴比倫》可能是屬于路小路自己的空中花園,隨著他的成長過程越來越接近神而不斷傾頹。
本片主演董子健對此也有著自己的一番見解,他說:“《少年巴比倫》不只是一個人的縮影,而是一個時代的隕落。”對于本次出演一個痞氣十足的青年長工路小路,董子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路小路和自己本人的契合度非常高,“拍攝《少年巴比倫》時我是一種很路小路的狀態,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敢做,包括很多現在不敢做的事,當時說做就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