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位于SM新生活廣場的“周同學”IP大娃打卡點人潮如織,一旁的快閃店前排起長龍,“周同學”周邊文創產品十分搶手。“我買到了最喜歡的盲盒!真是不枉此行。”來自河南周口的歌迷金琳珊激動不已。她與好友將周杰倫演唱會、廈大CityWalk、十里長堤等多個“周同學”IP打卡點打包成三天兩夜的行程。
這不是個別現象——此次在廈門連演三場的周杰倫演唱會,吸引了一波來廈“踩點特種兵”。歌迷們手握好不容易搶到的門票,邊研究場館動線,邊規劃打卡和美食地圖。
從一票難求的演唱會到各色打卡點上新,從氣氛火熱的演出現場到輻射全域的消費鏈,“演出熱”成了我市拉動文旅產業升級、展現城市魅力的強力引擎。演唱會與文旅結合產生的聯動效應猶如一場精妙的化學反應,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持續激發市場活力。
票根經濟釋放引力
跨城歌迷跟著演出去旅行
“總要去趟廈門吧”“心動一廈又一廈”……金琳珊在演唱會日的前兩天抵達廈門后,逛逛廈大、打卡“周同學”IP大娃、地鐵游十里長堤,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許多照片與心情。這種“看演出+深度游”的組合成為了許多跨城歌迷的“標配”。
有關數據顯示,一場萬人演唱會能拉動周邊4.8倍消費額,而我市文旅部門顯然深諳此道。演唱會期間,整座城市被濃濃的“周董風”席卷:歌迷們為偶像奔赴廈門,在熱門游覽點轉身就能撞見“周同學”IP大娃和快閃店;廈門地鐵“周同學”主題專列里是滿滿的應援元素……歌迷們不僅為觀看演唱會而“跨城追愛”,更因特色人偶空降游覽地標而專程打卡。
演唱會尚未開場,“周同學”形象公仔已悄然“空降”鼓浪嶼、SM商圈、十里長堤等地標。這種創新的預熱方式,不僅激活了線下打卡熱潮,更將演唱會與城市文化符號深度綁定。
“跟著演出去旅行”成為新潮流,實現演出經濟與旅游消費的同頻共振。業內人士觀察,跨城觀眾帶動城市交通、住宿、餐飲、景區、文創等多個領域全面開花。
周杰倫官方二次元形象“周同學”版權方相關負責人陶驪表示,“周同學”以“IP+文旅+場景消費”為核心戰略,深耕“一場演唱會帶動一座城市”模式,將音樂IP的強大號召力、廈門獨特的城市地標以及多元消費場景深度融合,為廈門文旅經濟注入全新活力。
演藝文旅深度融合
從“吸睛”演出到文化體驗
武漢“90”后歌迷楊楊看完周杰倫演唱會后,原計劃當天返回,但因為酒店和景區的優惠政策,她與家人決定多待兩天,游覽了鼓浪嶼和“嶼見閩南”時光幻境景區。“來廈門之前,我只想來見見偶像;來了之后,我發現這座城市處處有驚喜。”楊楊說。
憑演唱會門票,就能享受景區、跟團游、演出項目及酒店的多項優惠和福利,這是我市不久前推出的“票根福利”寵粉活動。此舉引發眾多歌迷的積極響應,借機深度體驗廈門特色美食與當地文化,豐富來廈門看演唱會的體驗,實現了“曲終人不散”。
與此同時,我市上月發布《廈門市促進演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對主辦單位在廈舉辦的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等活動予以大力支持,為“演藝+文旅”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由此可見,當演出變成旅行錨點,就連一張票根都能化身城市探索手冊。我市拿出滿滿誠意,著力推動演藝與文旅的深度融合,讓“看完就走”的觀眾變成了品讀城市、體驗文化的旅行者。大型演唱會、演藝活動從文化消費載體,變成了城市發展的新引擎。
這個暑期,劉昊然主演的話劇《溫暖的味道》、莫言劇作《鱷魚》等一系列優秀劇目輪番上演;為期十天的第六屆鼓浪嶼音樂季近日開啟,匯聚國內外頂尖音樂大師,帶來流行音樂、歌劇、管風琴、鋼琴等精彩演出;市博物館與來瘋劇團合作,在暑期及國慶推出“廈博有戲·閩南往事”沉浸式喜劇體驗項目,打造“可看、可玩、可感”的文化空間……密集呈現的高品質文旅活動和演藝演出如同針線般,串聯起城市、市民和游客,共同織就文旅融合的新范式。
(廈門日報記者 吳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