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路面的充電樁又方便又安全,真是解決了大麻煩。”恒禾灣美A1小區居民李大叔說,以前,在地下車庫充電要找半天的端口,還總擔心安全問題,如今,小區新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投入使用,不僅規范,用起來還很舒心。
記者在恒禾灣美A1小區看到,不少居民正在給電動自行車充電。恒禾灣美物業項目經理郭華麗介紹,該小區統一規劃的52個充電車位自6月1日投入使用以來,深受居民歡迎。
“以前100個充電端口位置分散在每棟樓地下室,不僅無法達到有效防火分隔,而且地下空間封閉、油電混停,充電異常、線路老化等問題也難以及時發現,給居民住宅消防安全埋下隱患。”郭華麗說。
如今,充電樁移到路面集中管理,選址在小區大門5#一側市政綠化帶,安全隱患得到整治。記者看到,膜結構停車棚、24小時監控系統、智能過載保護裝置、防火分區等設施一應俱全,由第三方途蜂科技負責運維。郭華麗表示,物業每天至少巡查4次,檢查混停、充電異常等情況,協助第三方運維,后續還將再增加煙感等裝置。
據介紹,充電樁的選址也是經過多方論證,是在社區黨支部引領下,聯動城管局、住建局、參內鎮政府、灣美社區及業委會等,經多方聯席會、多次查勘研討和多次溝通后才確定的。
記者了解到,充電樁的收費標準按市場調節價,項目包括套餐服務每個月20元,臨時充電收費由電費0.53元/度+0.18元/時充電服務費組成。郭華麗介紹,目前了解到居民都能接受,同時收取的費用也都用于充電樁前期建設及后期設備維護等方面。
隨后,記者又來到恒大小區。“小區因消防安全考量將架空層充電樁拆改成摩托車停車場,重新分散選點錯位建設帶雨棚的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端口。”恒大物業人事管理員孫雪竹在查看充電樁使用情況時告訴記者,電動自行車充電樁的重建結合小區線性地形、依山而建等特點,還參考了業主需求。
“建設前通過微信、問卷詢問小區居民的意見,在解決場地硬化等問題后,共新建230個充電端口,可滿足小區1000多戶業主的需求。”孫雪竹拿出一份問卷介紹,這些設備由驢充充提供,收費標準有兩種,一是按套餐充電服務每月30元,二是臨時充電收費1元可充電4小時。
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的升級改造正成為民生改善的生動注腳。縣住建局物業股股長史建陽介紹,升級改造既解決業主“充電難”的生活痛點,也根除“飛線充電”的安全隱患,讓小區環境更安心、更舒心。
據了解,此次改造工程覆蓋18個小區,計劃新建1362個充電車位,總投資144.4萬元。目前,1092個車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70個車位還在安裝調試中,預計7月下旬全面完成建設和啟用任務。
“建得好更要管得好。”史建陽表示,將總結各小區的建設經驗,從充電樁日常維護、充電費用透明化、到定期安全巡檢等完善后續服務,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確保項目質量“不打折扣”,讓更多人享受到安全便利的居住環境,助力打造現宜居、安全的現代化住宅小區。(記者 易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