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和他的朋友們,一生擇一事的態度
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與劇集版最大的不同是:全新的創作者因為對電影價值觀的認同而加入,廖慶松擔任剪輯指導,姚謙是音樂指導并為電影主題曲做詞,歌手陳粒作曲并演唱主題曲,盲人鋼琴師黃裕翔任鋼琴演奏,嚴明任圖片攝影。此外,還有很多熱愛這部電影的創作者都為這部電影助力,使這部紀錄片能夠以全新的氣質走上大銀幕。
現場邀請了包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B站董事長陳睿上臺致辭,講述和《我在故宮修文物》的淵源。優質的內容、接地氣的表達方式是紀錄片能在年輕人中廣泛傳播的原因,同時提到B站的年輕人是尋求文化自信的一代,他們是真正有了審美和獨立判斷力的人,代表著中國的一部分。單院長表示:“《我在故宮修文物》在很多地方與故宮的氣質相投”。劇集版用親民的鏡頭語言表述,年輕人在關注這部紀錄片的同時,把更多的目光投進了故宮博物院,故宮仿佛也年輕起來了。
之后的嘉賓對談環節,嘉賓姚謙、文物修復師與導演蕭寒暢聊時代與工匠精神、慢生活的態度以及年輕一代的價值觀。“一生擇一事”的工匠精神在嘉賓交流中得到深入討論,姚謙表示,“因與文物修復師的工匠精神產生共鳴,所以欣然同意參與電影主題曲創作”,他透露因為看劇集版的時候太入迷,結果煮面煮糊了兩次。一眾未到場的好友,在現場放出的眾籌視頻中,表示了對紀錄片的喜愛,致敬文物修復師,工匠精神的代表。蕭寒導演表示“一生擇一事讓自己懂得了踐行的意義,在未來執導的作品中將會吸收更多年輕元素,在紀錄片導演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單院長則調侃稱正好可以一心為故宮拍紀錄片。
電影由杭州潛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及故宮博物院出品,貓眼、B站、微鯨、廣州弘圖光合聯合出品,作家綠妖參與撰稿、攝影師嚴明參與攝影、著名音樂人姚謙、歌手陳粒、音樂家黃裕翔參與電影音樂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