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9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9日,“面朝大海 四季花開”2025廈門海上旅游城市推介會的最后一站走進泉州。作為廈門“兩高兩化”城市形象、產業能級名片,“郵輪旅游”成為本次推介會的重點之一。
推介會現場
廈門國際郵輪母港在會上展示了港口的良好條件、區位優勢、服務水平。廈門國際郵輪母港現有郵輪碼頭岸線總長度1418米,可停靠22.5萬噸世界大型郵輪,具備同時停靠3艘中大型郵輪的能力。目前,其已開通過的從廈門國際郵輪母港出發的郵輪航線,可輕松抵達9個國家與地區,覆蓋逾20個港口;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總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擁有先進的通關設備,年設計旅客吞吐能力可達到80萬人次。
作為全省唯一入選全國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示范案例的水運旅游產品,“嶼見·廈門海上游”在會上獲得諸多關注。該品牌下“海上看金門”“鷺江夜游”以及“嶼見·海上會客廳”為海內外游客提供多樣化、品質化的旅游體驗。同時,全國首艘純電動推進海上旅游客船——“嶼見77”(暫名)計劃于今年7月投入運營。
據悉,廈門正立足打造“國際一流濱海旅游目的地”實現“船、岸、港、城”的聯動升級,通過廈鼓游、郵輪游、海上游與全國首個閩南幻境主題景區“嶼見閩南”深度串聯,打造“國際一流濱海旅游目的地”新片區,形成港旅港城、文旅深度融合的新體驗,探索助力閩南文化傳播,并為“海上花園”“世界一流休閑城市”的魅力再添引擎。
與會的泉州旅行商表示,泉州與廈門同屬閩南文化圈,人文相通、客源聯動頻繁,合作基礎堅實,將精心設計“郵輪+泉州”的短途延伸線路,承接郵輪抵廈游客來泉深度游玩,共同做大閩南文旅市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這條濱海“黃金通道”提前實現主體完工2025-07-0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